基于智能算法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流程系统设计与仿真文献综述

 2023-05-14 07:05

文献综述

一、引言社会急速发展,人民精神文明随之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日趋强烈。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行,成为2019年国民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

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双碳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思考,城市垃圾回收处理作为双碳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重点项目,再一次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1]。

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的垃圾分类、运输、处理等改良型政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但是由于缺乏标准化的管理办法、高效的回收方式、低成本的处理方法,垃圾治理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

图 1 2015-2020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图图 2 2015-2020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统计图图 3 2015-2020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与产生量对比图从上图1和图2的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清运量统计图可知,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意味着当前的城市垃圾处理系统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从图3可以看出虽然每年垃圾的清运量与产生量在同时增长,但一直低于垃圾产生的总量,这意味着每年我国都会有相当部分的生活垃圾没能得到及时处理而产生堆积,也因此对环境产生相当大的污染,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对城市环境和公共卫生造成危害,严重威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所以提高垃圾回收处理效率迫在眉睫。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城市垃圾整体系统在城市垃圾整体系统方面,张德政、欧晓昆[3]等人以产业生态学全生命周期为基础,结合生态系统基本功能,以系统的思维方式分析当前垃圾回收现状和困境,提出在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建立过程中,进行城市垃圾分类监测,优化垃圾分类回收模式,提高回收利用率的下限;同时对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端进行设计优化,从根本上提高回收利用率的上限。

李妍, 陈世轩, 高华丹等人以南昌市某小区为例,从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及处理系统等方面对城乡生活垃圾进行调研,再根据其调研数据进行合理分析,从政策方面对当前的垃圾处理整体系统给出优化方案和治理建议[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