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自动驾驶的沥青路面性能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2023-08-15 06:08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1.沥青路面的车辙深度与行车安全性

车辆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并且能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以及在下坡时能维持一定 速度的能力称为汽车的制动性,而它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性。 调查研究表明,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车辆制动距离太长以及紧急制动时车辆发生侧滑有关,因此,优良的制动性能是车辆行驶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评价车辆制动性的指标[1]有三个, ①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的长短与制动减速度的大小,②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其抗衰退性能,③制动时车辆的方向稳定性,即制动时车辆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路面车辙产生的“沟槽效应”直接影响着车辆与路面间的相互作用,亦即影响着车辆的制动效能和制动时车辆的方向稳定性,并且对前者的影响尤为显著。

根据路线的线型以及交通情况,车辆有时直线行驶,有时曲线行驶,有时要超车,在出现意外情况时,驾驶员还要做出紧急转向操作以避免事故。这就要求车辆必须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即车辆能遵循驾驶员通过转向系统及转向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受到外界干扰时汽车能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因此,可以说操纵稳定性是高速行车的生命线。

车辆操纵稳定性的高低取决于车辆本身的性能和路面的性状。路面车辙产生的“沟槽效应”以及雨天车辙积水会导致车辆转向失控甚至会产生漂滑现象,严重影响着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能。由此可见,路面的车辙既影响着车辆的制动性又影响着其操纵性。

跑偏、侧滑以及前轮失去转向能力都是操纵稳定性差的具体体现,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跑偏的原因是左、右车轮的摩擦力不均衡,侧滑则取决于垂直荷载、轮胎特性以及路面特性等。其中路面的干湿状况影响最大,在路表有积水层时,极易发生侧滑,有关的研究如图1-1所示。

图1-1:水层深度与侧滑现象的关系

由图1-1可见,当水层深1.02mm时,在粗糙的路面上,开有四条沟槽的轮胎能有效地防止侧滑;而 当水深 7.62 mm,车速为80km/h时,便会产生侧滑现象。因此,路面车辙产生的“沟槽效应”以及车辙内的积水,会严重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而对大量汽车驾驶员的调查表明。最令他们头痛的路而病害也恰恰是车道沟,即车辙[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