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流体动力学的离子风干燥装置设计及效果研究文献综述

 2023-04-20 03:04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干燥操作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常常成为其生产过程的主要耗能环节。

现阶段我国干燥产品的单位产值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干燥能耗占整个工业能耗的比例达到12%,在木材加工行业,干燥能耗占整个加工能耗的比例甚至高达40~60%。

因此,干燥环节的节能对于降低整个工业能耗有显著影响。

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针对粮食水果的干燥方法主要有为自然干燥、干燥剂干燥、机械干燥和微波干燥,统称为超干燥保存技术。

但传统干燥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干燥效率低下、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干燥产品质量下降过多甚至变性等问题,亟需一种效率高、处理品质高的干燥技术改善上述干燥问题。

电流体动力学干燥技术(Electrohydrodynamic(EHD))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型干燥技术,该技术通过高电压所产生的强电场进行干燥。

如图一所示,电极间会释放出大量带电粒子,该技术便是利用非均匀电场所生成的定向离子气流作用于物料以达到脱水效果。

图1 尖电极与板电极中粒子运动情况和传统干燥技术相比,电干燥具有能耗低、干燥均匀、物料温度不升高、不污染环境及杀菌等优势,还能更好地保证物料的干燥品质,尤其对于热敏性物料显现出很大的优势,因此被应用于粮食蔬菜、中药材、水果、生物制品等的加工处理。

与其它干燥技术相比,电流体动力学干燥技术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物料不升温电流体动力学干燥技术是通过非均匀电场作用,通过电场力和离子作用于物料中的水分子,在这一过程中没有热量传递,区别于传统加热干燥的传热传质过程,所以物料不升温,物料的营养成分或活性成分将不会因为温度的升高而受到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