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摘要:本文以苏州纳米科技园区为对象,通过相关研究文献及设计案例的搜集与整理,展望科技研发园区的发展趋势并总结相应的设计规律,探究如何结合科技研发园区的理念、模式、时代特征与地域性环境,构建产城融合的低密度园区,同时形成其中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的良好互动。
关键词:低密度产城融合苏州纳米科技园一、 选题背景1. 项目背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趋势下,国内科技研发园区建设伴随城市发展与产业提升,呈现高水平发展的趋势,向综合性园区转变。
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其空间结构变化的直接和主导因素,产城空间也日益融合,一方面是作为产业集聚主体的开发区与城市城区距离的日益缩小;另一方面,开发区本身向综合性园区转变,城的功能日益增强。
苏州科技园目前处于成熟的发展时期,在以产业研发为目标的前提下,产业园开始将产业园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意识地融合,引入办公、商务、居住和服务业等其他功能,以此来促进产业园的发展。
建筑形态上,生产厂房比例明显下降,商务办公、研究孵化等建筑比例上升趋势明显,园区无论从规模、区位还是空间形态上都与之前有很大的区别,开始朝多元化发展、研究孵化、商务办公等公共空间逐渐成为园区的主要空间。
2. 城市特色苏州市地处江苏省南部,市内地势地低平,水网密集,平原占总面积一半以上。
其地域性应从建筑空间、街巷空间、周边环境空间、水体空间等,以及所呈现的内部非物质空间来分析。
在苏州陆巷古村中,所有的实空间都形成了相应的领域单元,这些领域单元相互联系,也有不少产生重叠,其中 居民建筑建筑周边菜园果园巷道街道公共空间村落周边生产空间等,构成了以公共空间为核心的空间领域单元。
景观环境方面,要置入绿色生态环境,抓住人家尽枕河的苏州气质以及转折收放的空间特点,从而使产业园为区域提供和谐便利的人居环境,形成园林化、生态化、人文化城市形态。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