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与织补——历史街区的精细化再生设计 2文献综述

 2023-08-28 04:08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1.民俗调研

(1)盘子会

柳林的在正月13到正月25会举办盘子会,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相伴的民俗活动有转九曲,扎花灯,垒旺火,蒸供献等,围绕盘子这一微缩庙宇以居住区域大致群落展开一年一度的酬神祈福联欢活动。

        1. 盘子

木制为主,类似庙宇结构的建筑模型,内部设有多神排位。

        1. 盘子会主要流程
          1. 准备阶段:扎花灯,蒸供献,搭盘子,垒旺火
          2. 盘子会期间:出盘子,送师傅,许愿还原,上锁求子
          3. 收尾阶段:送神,吃福,分份子
        2. 相关民俗活动

扎花灯,转九曲,搭盘子(雕刻盘子),蒸供献(面塑),垒旺火,旱船秧歌,柳林弹唱

盘子会鸟瞰照片

        1. 盘子会的自然发展状况
          1. 原来用建过拆的盘子因为搭建过程的繁琐,有条件的社区渐渐将其变为固定的室内神龛
          2. 原来由每家自制的各种面塑改为由社区出钱统一代理
          3. 垒旺火的煤炭开始使用无烟煤相对安全
          4. 灯会的彩灯渐渐由手工纸质变为塑料制品
          5. 弹唱等传统的表演形式开始引入新时代元素,甚至被一些现代艺术形式所取代
        2. 盘子会面临的问题
          1. 年轻人会觉得活动本身比较无趣,而不想参与

盘子

          1. 垒旺火由于材料的变化失去了原来比较狂野的高原生命力
          2. 盘子,花灯,弹唱等一些传统的手艺面临失传
          3. 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当地政府采取过加入盘子评比的方式来鼓励人们,但收效一般。
  1. 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河旋鼓、柳林碗团

  1. 结论:

柳林的民俗文化活动非常的鲜活富有生命力,但也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1. 民俗活动社会认同分析
  2. 青少年对于民俗的认同
  3. 有发扬传统文化的意愿,但是对祭祖等活动不敢兴趣
  4. 喜欢有参与度的活动而对物质不感兴趣。
  5. 觉得传统节日形式陈旧,娱乐的活动过少
  6. 希望有参与度的庆祝形式,加入有竞争意义的元素
  7. 现代公共活动空间分析——以广场舞为例
  8. 广场舞的生态土壤
  9. 在个体化社会中人们对集体活动的需求
  10. 沉浸式的空间体验
  11. 人们脱开自己生活的圈子进入新的社交环境
  12. 广场舞作为比较成功的现代社会活动具有的特点
  13. 互动性,集体性,自由性,娱乐性
  14. 平等 开放 和谐 包容 空间区隔
  15. 广场舞的公共空间的性质
  16. 可达性,创造一个公共空间交往主体更多的交往,就是让对象更容易到达这个空间,增加他们的偶遇程度,一个空间可达程度越高公共性越强。
  17. 可见性,围合程度,有无过分视线遮挡,交往主体活动可见程度。
  18. 多元性,可以包容多种活动和人群
      1. 结论:
        1. 年轻人有参与和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民俗文化有可传承的心理期望
        2. 广场舞作为沉浸式空间体验,集体互动活动,与盘子会的属性相似,所需空间也相似,盘子具有可传承的现代性
  19. 分析传统文化传承的案例
  20. 以相声为例--观演艺术的发展
  21. 逐渐室内化,观众局限,抬高了参与门槛
  22. 在题材上为了适应观众的口味也进行了适当的现代化
  23. 在搬上综艺节目之后也有了年轻的粉丝群体
  24. 失去了街区层面的影响力
  25. 以日本祗园祭为例--鲜活的民俗能存留的原因
  26. 民俗的社会土壤变化较小,人们的生活模式与原来相似
  27. 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
  28. 能与现代的商业化和旅游适当结合
  29. 人们有从小培养的文化自觉(注重孩子的参与)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