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研究背景党的十四大深刻、系统地总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这无疑为招投标的推行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与条件。 而招投标的推行反过来也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招投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公开公平的竞争为基本原则,而且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为买卖双方提供公平、自由、平等、公正的交易条件。 在国家进一步放管服、加速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招标行业加速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 电子招标投标的核心是信息化和数字化,二者存在递进关系。 信息化,即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通过招标投标信息在互联网的时时交互构建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统一大市场;数字化,即人工智能,在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赋能招标投标,在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招标投标质量、提升协同效率等方面衍生出更多的增值服务。 因此,推行招投标,有利于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按规律办事,促使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引导企业与国际惯例接轨。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一)选题的目的1. 贯彻招投标领域公正、公平、公开诚信的原则政府和国的目的是为了资金使用的公平、公正和社会效率的最大化;民间资本采用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投资成本和防止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腐败等。 招投标双方在统一的工程量清单基础上进行招标和投标,承发包工作更易于操作,有利于防止建筑领域的腐败行为,有利于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合理、有效使用国有资金和其他公共资金,防止其浪费和流失,构建从源头预防腐败交易的社会监督制约体系。 在世界各国的公共采购制度建设初期,招标投标制度由于其程序的规范性和公开性,往往能对打击贪污腐败起到 立竿见影的效果。 然而,随着腐败与反腐败博弈的深入,腐败活动会以更加隐蔽的形式存在,给招标投标制度的设计者提出了新的研究挑战。 2.通过招投标提升企业竞争力在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工程招投标活动显现的最大特点就是市场开放,平等竞争。 建安企业参与投标活动,展示的是企业实力,收获的是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 而如何投标,怎样进行投标组织和策划,是我们都应着重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投标策略、投标技巧、信息、公关、报价、决策等,都是投标活动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投标竞争力的动力元素。 它们以企业自身实力为依托,以项目规划和招标文件为主轴,以成功中标为目的,与其它投标者展开市场角逐,推动着建筑市场和建安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创新活力,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提高企业生产、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企业市场信誉和竞争力。 (二)选题的意义1.理论意义(1)完善法律体系,规范行业发展。 招投标制度是我国市场经济一项重要的制度,在过去的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新时期,招投标制度更应紧跟改革的步伐,响应国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号召,贯彻落实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要求。 针对现阶段招投标领域中出现的问题,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实现自治与管制的平衡。 具体说,就是要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规范政府职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障有效的市场竞争,并通过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规范招投标行业的发展。 (2)完善教育理论体系,提高人员素质。 目前从事招投标行业的人员,大都是学财务、法律、工科出身,进入行业之后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工作起来很容易出现简单复制和模仿的现象,出了问题只能现翻书本,使得这个行业显得鱼龙混杂、良莠难齐。 而现实中招标工作是一项集政策性、法律性、专业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能否实现真正专业、规范、标准的高质量服务,人员的素质很关键,完善教育理论基础更是重中之重。 2.现实意义(1)提高工作水平,改善招标环境。 由于我国在建筑市场全面推行招投标时间较晚,同时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因而我国的招投标市场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的弊病。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程项目中的投招标也逐步规范,投招标理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需要研究当下招投标市场的弊病,明确招标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法,提高招投标工作水平,改善招投标工作坏境。 (2)降低社会劳动消耗。 招投标制度能够不断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使工程价格得到有效控制。 在建筑市场中,不同投标者的个别劳动消耗水平是有差异的。 通过推行招投标总是那些个别劳动消耗水平最低或接近最低的投标者获胜,这样便实现了生产力资源较优配置,也对不同投标者实行了优胜劣汰。 面对激烈竞争的压力,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每个投标者都必须切实在降低自己个别劳动消耗水平上下功夫,这样将逐步而全面地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使工程价格更合理。 (3)将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从而提高投资效益。 招投标制便于供求双方更好地相互选择,使工程价格更加符合价值基础,进而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 由于供求双方各自出发点不同,存在利益矛盾,因而单纯采用一对一'的选择方式,成功的可能性较小。 完善招投标方式就为供求双方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相互选择创造了条件,为需求者(如建筑单位、业主)与供给者(如勘察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在最佳点上结合提供了可能。 需求者对供给者选择(即建设单位、业主对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选择)的基本出发点是择优选择,即选择那些报价较低、工期较短、具有良好业绩和管理水平的供给者,这样即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奠定了基础。 同时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得以贯彻,招投标活动设立特定的机构进行管理,有严格的程序必须遵循,有高素质的专家支持、工程技术人员的群体评估与决策,能够避免盲目过度的竞争和营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对建筑领域中的腐败现象也是强有力的遏制,使价格形成过程变得透明而较为规范,基本形成了由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使工程价格更加趋于合理。 通过竞争确定出工程价格,使其趋于合理或下降,这将有利于节约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1.资格预审制度资格预审是国际惯例,它是指在招标开始之前由招标人或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对投标申请人进行资质条件、业绩、信誉、技术、设备、资金、财务状况等诸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资格审查,经认定合格的投标申请人(潜在投标人)才可以参加投标。 实践证明,对于大型工程特别是涉及到国际的招标项目,对投标者的资格预审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资格预审,可以增加对投标人资信的了解、减少多余投标人,从而减少成本,排除将合同授予那些没有可能通过资格预审投标人的风险且有利于业主及时修改招标条款,保证招标活动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1][2]美国的资格预审是非常严格的,承包商的施工资质、信用必须经过专门进行资格审查的中介机构的核定,然后必须在此资格范围内承揽相应的工程。 资格预审主要是核验承包商的资格和信用,通过资格预审后才有资格参加投标。 [3]其中在美国的政府工程中,美国法律还规定凡参加政府工程投标的必须提供工程担保函。 因此,工程担保函金额就成为衡量投标人资格的主要标准,提高或降低保函金额也就改变了对投标者的资格要求同时还要求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等。 [4]2.报价制度竞争激烈、高风险、低利润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筑业的共同特点而且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工程建设项目在签约之前必须经过招投标这一特定的阶段。 因此,招投标阶段如何报价就成为建筑承包商经营管理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工程建设项目业主重点关注对象。 (1)美国的报价制度在美国由于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没有统一标准的工程计价方法,所以在编制标书时没有统一的工程量清单。 标书的编制主要依靠投标人根据图纸计算工程量,根据市场上现行的材料、设备、劳务、管理费和利润来计算价格[5],对分包的工程由分包人进行工程计算并列出工程造价,最后汇总到总价之中。 美国的投标报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直接费用,另一部分为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与工程直接有关的所有费用,通常由工程量的不同而不同。 间接费用为不是和工程直接有关的所有费用,通常因工期的长短而不同,一般在工程确定直接费用后才被确定。 其市场上报价信息通常来自这三种方式:a.以许多社会中介组织为基础,收集整理出一些基本资料,由图书出售商整理编印,供社会及投资者报价或作估价应用;b.众多的报价工作人员,收集历史资料和已应用的施工方法和程序,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改进,进而形成有规律的报价方式以提高自己报价的准确性;c.社会有关部门发布有关工程价格信息供社会应用,[6][7]如:房屋建筑造价资料、机械电器造价资料、电器工程造价资料等。 (2)日本的报价制度在日本承包商进行工程投标时,工程报价主要由四部分组成:预算单价、工程量、先进合理且可靠的施工方案、单位工料消耗。 在这四部分中,后三部分受政府法规以及企业或发包方各自的标准、经验和策略所制约一般变化不大,因而寻求一个可供共同参考的预算单价就十分必要。 日本的工程造价管理采用活市场、活价格体制,其报价依据主要是《建筑物价》(建设物价调查会主办)和《计算资料》(经济调查会主办)公布的市场各种建筑材料工程价、材料价、印刷费、运输费和劳务费。 这些价格资料来源于各地商社、建材店、货场或工地实地调查,每样价格都标明了由工厂运至工地或库房、商店运至工地的差别且注明了与上个月相比价格的高低情况。 根据这两份资料,企业与发包人就可以找到一个共同可供参考的数据,作出的工程预算更符合实际。 [8]当出现市场经济的特点因不同地区导致价格不相同情况时,更有利于投标方在同等条件下竞争报价。 3.评标制度招投标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其招投标法律体系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市场比较规范、监管和服务机构也是非常健全,如:《FIDIC合同条款》、《ICE合同条款》、《AIA系列标准合同文件》等主要技术标准。 因此国际评标通常不设标底,即使设置标底也仅用于衡量合同的风险,但不会因投标人报价低于标底而拒绝授标,只是要求中标人加大履约担保金来控制风险。 西方国家评标时普遍采用将非价格因素折算成报价最低评标价中标的评标方法,不采用打分法评标,不接受报价低于某一标准(或低于成本)投标就无效的做法。 因此不建立和保持评标专家库,评标主要由业主和编制招标文件的专家进行。 [17]在美国一直采用最低价中标法,投标人中标之后招标方必须对中标人的最低报价进行复核。 复核工作通常从中标之后第二天开始,由2-3名预算员同时分别进行复核,检查有无漏项或计算错误,确保最低价已包括所有工程内容。 若复核时发现错误报价也不得修改。 中标者要么明知亏损坚持完成工程,要么放弃正式签约,用投标保函赔偿招标方损失(投标保函最多可达投标报价的5%)。 此时次低价者成为新的中标人,招标人继续对其标书进行复核,如此低报价者仍不能签约则必须重新招标。 [13]日本的中标原则是最低价格中标,投标方的报价若超过预算价格则不能中标。 预算价格是指由发包人根据计算基准所得的工程费并规定为价格上限,这与我国的中标原则有相似之处。 通常日本国家项目不予公布预算价格,但现在决定中标人之后也会公布预算价格。 除此之外,地方公共团体多数情况下也采用事后公布预算价格的做法,但也存在着事先公布预算价格的团体。 当然,日本的评标不只是以价格为基准,还须对照其他要素进行综合评价方才能选定中标者,引法称为综合评价方法。 [16](二)国内研究现状1.资格预审制度在我国,针对资格预审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2007年版。 文件中对资格审查办法分为了合格制和有限数量制,两者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有限数量制多了一个评分过程。 审查标准有初步审查标准和详细审查标准之分,因此也分为初步审查和详细审查两个步骤。 初步审查是对申请人名称、申请函签字盖章、申请文件的格式、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证明资料等的审查,详细审查是对申请人的资质、财务、业绩、信誉等方面的审查。 但文件规定无论在初步审查还是详细审查中如有一项因素不符合审查标准的,则不能通过资格预审。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各地做法比较多,招标人往往很难科学合理的把握好择优选择入围队伍的尺度。 队伍入围先后经历从招标人推荐加随机抽取发展到经过资格预审符合性审查合格后由资格预审小组按资格预审文件评分标准从高到低选7-8名入围。 2.报价制度长期以来,我国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计价的依据为全国及各地区行业的预算定额而且预算定额是一种法律性的参考标准,任何单位、个人都必须严格执行。 这种定额计价体系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确定和衡量建筑安装造价标准的作用,规范了我国的建筑市场,但是预算定额中规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和有关施工措施性费用是按社会平均水平编制的,以此为依据形成的工程浩价基本上融属于社会平均价格水平。 这种平均价格可作为市场竞争的参考价格但并不能反映参与竞争的施工企业实际消耗和技术管理水出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施工企业的公平竞争。 [9]在市场经济模式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TO后,我国的招投标制度业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10],2008年5月建设部颁布了国家标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E50500-2008》,在我国正式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 这种计价模式是对我国原有定额计价模式的改革,实行量价分离[11]与传统定额计价办法相比有着全新的内容:采用综合单价报价形式,综合单价包含了工程直接费、工程间接费利润和各种税费而定额计价先算定额直接费,然后计算各种费、税、材料价差等,最后求和得到工程造价。 相比之下,工程量清单迁价规范报价显得简单明了。 更适合施工招投标。 投标单位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实力报价,从而打破了工程造价形成的单一性和垄断性工程量清单为投标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报价基础,结算时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计量方法计量实际完成数量。 [12]3.评标制度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社会评价体系的完备程度都存在着一定差距,市场体系也不完善。 因此国外的评标模式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我国2001年7月5日出台的《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二十九条中规定,评标方法包括综合评估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评标方法都是通过专家主观评估和编制招标控制价来确定中标人即由评标专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招标项目的具体情况作出的判断。 依照法律规定,评标专家应当在相关领域工作满8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同等专业水平,一般从主管部门的专家名册中随机抽取。 评标委员会则由5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这种方法的优点一是能够紧密地结合特定招标项目和投标人的具体情况评标,使评标有较强的针对性;二是专家评标且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有一定的科学性;三是由于专家是随机抽取,实行封闭性管理,专家不与投标人私下接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性的原则。 [14]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是专家评估的主观性有余而客观性不足;二是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结合不够。 在实际工作中,同类型的工程甚至同一工程,不同的专家可能会评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特别是在确定是否低于成本的判定上,专家之间分歧很大,在主管部门受理的有关招标投标的投诉中,关于是否低于成本的投诉就占50%以上。 此外,按照《招标投标法》和建设部89号令,部分甲级招标代理机构和省一级(或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必须设立评标专家名册(或称专家库)。 但从目前运作情况看不是十分的理想,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专家库的专家资源虽然是全省(或全市)共享,但是实际上随机抽取后部分专家无法赴各地去评标。 尽管在专家管理办法上也制定了两次无故缺席取消资格的规定,但无故缺席这种情况往往很难界定和操作。 [15](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通过对招投标理论的研究综述,可以发现:目前对招投标理论的研究,国内和国外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线,国内往往就某一种投标方式,做投标报价的博弈分析,而这种分析,只是基于成本因素,并未考虑其它因素可能对承包商的投标报价所产生的影响。 国外则主要对投标理论加以研究,对承包商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国外虽有研究,但只是就个体行为进行分析,并未就多个个体相互之间的影响,进行博弈分析。 而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或者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或其他企业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或者其他企业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 在招投标活动中,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必然要考虑竞争对手的报价策略,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水平,又必然要考虑业主的影响,这些完全符合博弈论的特征,因此,应用博弈论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非常必要。 [16]另外,根据寿命周期成本理论,项目的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是此消彼长的,投标时所显现的工程造价的降低,往往隐含着使用成本的增加,我们不能仅仅注意投标时的情况,应具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思想,从全局把握工程成本,从源头上加以控制。 [17]现在国内通过工程建设领域的招投标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但是,相对于工程招投标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而言,相关研究还很不足,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较少,理论性探讨和实证研究有待深入。 从研究视角看,已有文献对我国工程招投标机制和存在问题的研究偏重于招投标方式、程序和法律制度方面的探讨,结合经济学相关理论进行深层次剖析的研究较少,同时也缺乏国际经验的借鉴和比较。 [18]从研究方法看,尽管相关文献数量众多、研究范围很广,但其中一般性的现象解释、概念探讨或法律法规的解读等定性分析的研究较多,定量分析与实证检验的研究较少。 由于提出的观点和对策建议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撑,许多论文的研究结论差异不大、观点相似。 不同地域的制度也存在着差异性,各有所长,我们要在研究中认真分析,取长补短,完善现在的招投标法律体系以及招投标方式。 [19]四、研究内容框架(可以用文字和图形表达)(一)拟定招标方案拟定招标方案主要工作包括:确定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划分合同标段、选择合同类型、确定投标人资格条件;安排招标工作目标、顺序和计划,分解招标工作任务;落实需要的资源、技术与管理条件等。 (二)编制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招标书作为联系、沟通招标人与投标人的桥梁,是整个招标过程都应遵循的法律性文件。 招标书既是业主的期望,也是投标人报价、投标、编制技术实施方案和合同实施的基础,是招标投标过程中最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对招标活动的成败有重要影响。 编制招标文件我将重点关注:1.合同策划2.评标方法和标准拟订(三)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我将依据国家标准、招标文件、设计文件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包括对其的说明和表格。 (四)编制工程招标控制价为保证毕业设计工作量,本毕业设计将编制招标控制价。 我将根据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以及拟定的招标书和招标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招标工程的最高投标限价。 (五)撰写一篇总结性论文从工程本身、业主及市场角度分析所选招标工程的特点,用文字说明和图表、图例等方式详细描述招标方式、确定工程发承包范围划分、合同种类和合同条件选择、重要合同条款和评标方法、标准的分析及拟定过程。 总字数(包括文字、图表等)不少于3000字。 研究技术路线见下图:(此处无法插入图片,图片可见附件) 五、参考文献[1]李占荣.张滨.冯洋.国外招投标规则浅析[M].黑龙江出版社.2018.[2]刘尔烈.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实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3]文杰.我们的差距在哪里?--中美招投标比较[J].廉政瞭望.2015.[4]D.K.H.Chua,D.Li.Key Factorsin Bid Reasoning Model[J]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neat.2010.[5]沙凯逊.宋涛.从美日两国的历史经验看建筑交易制度创新[J].建筑经济.2013.3.[6]方鸿强.李政.美国建筑业招投标报价体系介绍与分析[J].建筑经济.2012.[7]WenLin Tzeng,John ChienChuxigLi,TzuYingchang.A studyon the Effeetiveness of the most advantageoustendering method in the Public works ofTaiw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16.[8]罗洪革.国内外建筑工程招投标方式比较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2010.[9]陈于仲.招投标若干基本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7.[10]朱镝.浅析我国工程招投标与国际招投标的区别[M].黑龙江出版社.2011.[11]陈起俊.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完善招投标制度的探讨[D].山东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2014.[12]李慧智.刘燕清.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J].建筑经济.2013.[13]Harbuck.Robert H. Competitive bidding for highway constructionprojects [J]. 2014 AACE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 48th AACE InternationalAnnual Meeting June 13, 2014 - June 16.2014 [14]杨宏斌.谭瑞红.招投标实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15]时玉军.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的几个关系问题[J].建筑经济.2019.[16] Yongtao Tan; Liyin Shen;M.ASCEand Craig Langston. ContractorsCompetition Strategies in Bidding: Hong Kong Study . Journal of Construction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October 2010[17] Hua Rong.Lv Tingjie; Zhao Yumei . Zhang Xiaodon. Research on dynamic game between owner and contractor in the bidding process of theconstruction project. l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ICEE 2010 May 7.2010 - May 9. 2010[18] 刘立君.黄静.编制招标文件应遵循的几项原则[J].河北水利.2013,(6)[19] 周晓南.建设工程招标文件常见缺陷及改进措施[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4.(4).[20] 孙旭.何小宁.提高工程招标工作的质量的有效策略[J].河南科技.2013 资料编号:[582666]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