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色素发酵工艺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4-18 11:04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健康与安全关注增加,天然色素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其开发和利用有较大的商业价值。

根据色素的色调,红曲色素分为红曲红、红曲黄和红曲橙3类;目前红曲红色素已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它具有一系列有利于健康的生理活性。

在固态红曲米色素中,3类色素共存,含有一定含量的黄色素,种类较多、成分复杂,直接以溶剂提取法从红曲色素产品中分离提取利用并不经济,因而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色价的红曲菌筛选和固态或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上。

红曲霉是一种丝状真菌,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代谢物,包括色素、莫纳克林类的聚合物、抗生素、酶、有机酸和gamma;氨基丁酸。

红曲霉色素根据其颜色可分为三类,即黄色色素(单溴素和安卡黄素)、橙色色素(单黄素和红腐素)和红色色素(红曲霉素红和红腐胺)。

这些色素的主要产生者是红色红曲霉、紫红曲霉和毛红曲霉。

这些色素,特别是红色和黄色色素,是食品工业中的天然着色剂。

除了它们的染色特性外,已知这些色素还具有抗癌、抗菌、抗糖尿病和抗肥胖的特性。

因此对于红曲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越来越迫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