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煤矸石相关研究背景煤矸石是在采煤及洗煤过程中排放的一种固体废物,它是伴随煤层一起生成的,硬度比煤高,颜色呈黑灰色。
研究表明,煤矸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omega;(SiO2)=52%~65%,omega;(Al2O3)=16%~36%,omega;(Fe2O3)= 2.28%~14.63%,omega;(CaO)=0.42%~2.32%,omega;(MgO)= 0.44%~2.41%,omega;(TiO2)=0.90%~4.00%,omega;(V2O5)= 0.007%~0.240%,omega;(V2O5)=0.008%~0.030%,全碱质量分数为1.45%~3.90%,微量元素铝、铁、铀、镓和锗等[1]。
作为一种由多种矿物构成的混合物,煤矸石的主要结构构成成分有四类:第一类是黏土岩类,例如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及勃姆石等;第二类是砂石岩类,一般多是石英;第三类是碳酸盐类,例如菱铁矿、方解石及白云母等;第四类是铝质岩类,例如一水软铝矿、一水硬铝矿及三水铝矿等。
再者,如果按照物质状态进行分类的话,则煤矸石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掘进矸石,第二类是选煤矸石,第三类是自然矸石[2]。
煤矸石是是我国现存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达到 50 亿吨[3]。
其长期积累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煤矸石的堆积给生态环境和社会造成压力,主要集中在土壤、水源、空气等方面[4]。
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使用辅助性胶凝材料部分替代水泥熟料生产低碳、绿色胶凝材料是当前水泥工业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之一[5]。
辅助性胶凝材料的掺入,不仅能降低水泥熟料的使用量,在保证水泥性能的同时,还能大幅改善水泥的工作性。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