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氮掺杂g-C3N4的一步制备及其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性能评价文献综述

 2023-06-01 09:06

文献综述

当前,在探索有吸引力的可持续能源和技术的各种可能性中,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最具吸引力和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

光催化是一种直接收获、转化和储存可再生太阳能的技术,可产生可持续的绿色能源,以获得广泛的环境应用。

1972年,藤岛和本田首次报道了利用二氧化钛进行水裂解生产光电化学(PEC)H2的开创性工作[1]。

随后,Bard将PEC水裂解体系的基本原理扩展到悬浮在水中的非均相光催化体系[2-6]。

从那时起,粉末状半导体上的多相光催化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水分解[7-11]、环境修复[10,12-16]、二氧化碳还原[17-21]、杀菌[22]和选择性有机催化等[23-25]。

2015年,关于光催化应用的论文发表了5500余篇,进一步说明光催化的高度重要性和巨大的研究兴趣。

显然,高效光催化剂的存在对决定所有这些光催化反应系统的整体量子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二氧化钛作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光催化剂,以其化学稳定性、高化学惰性、无毒性、低成本等优点,主导了多相光催化的研究,占所有光催化研究的五分之三[26-31]。

然而,锐钛矿二氧化钛(3.2eV)的大带隙限制了太阳能光的利用从而导致使用太阳光谱的量子效率更低。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