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棚监控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2024-05-28 05:05
摘要

农业大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境调控的精准性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传统的农业大棚环境控制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难以应对突发情况等问题。

随着物联网、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大棚监控系统应运而生,为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的概念、意义及发展现状,并介绍了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如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

其次,对国内外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类型系统的优缺点,并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最后,对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系统集成化、智能化、精准化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物联网;传感器;无线通信

1相关概念

1.1农业大棚农业大棚是指用透明材料建造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种植空间,利用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控制技术,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设施农业生产方式。

1.2农业大棚监控系统农业大棚监控系统是指利用传感器、无线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对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并根据预设的阈值,自动控制灌溉、通风、补光等设备,实现对大棚环境的智能化、精准化管理,为作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条件的综合性系统。

1.3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智能控制的网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