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m3/d 薯类加工废水处理回用工程设计文献综述

 2024-06-19 09:06
摘要

薯类加工废水具有高COD、高悬浮物浓度等特点,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本研究针对800m³/d薯类加工废水处理回用工程设计进行文献综述,阐述了薯类加工废水的特性、国内外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重点介绍了厌氧消化、好氧生物处理、混凝沉淀、膜分离等主要处理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最后,对薯类加工废水处理回用工程设计中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薯类加工废水;处理回用;厌氧消化;好氧生物处理;膜分离

1相关概念

薯类加工废水是指在薯类(如马铃薯、木薯、甘薯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来源于清洗、去皮、切片、提取淀粉等工序。

其特点是:1.有机物含量高:废水中含有大量淀粉、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导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较高,通常在2000-10000mg/L之间[1,2]。

2.悬浮物浓度高: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薯类残渣、纤维等物质使得废水悬浮物(SS)浓度较高,一般在500-3000mg/L之间[3,4]。

3.营养元素含量高:废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较高,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5]。

4.pH值波动大: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废水的pH值波动较大,可能呈酸性或碱性[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