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利差收入模式受到挤压,非利息收入占比逐渐提升,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的非利息收入来源,其发展水平日益成为衡量银行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中间业务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其次,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宏观环境、金融市场、银行自身以及客户需求等方面总结了现有研究成果,并对不同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创新能力不足、专业人才匮乏、风险管理水平滞后等。
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金融创新、科技赋能、人才培养、风险防控、监管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因素;发展对策;金融科技
第一章相关概念界定#1.1中间业务的定义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信用和专业优势,在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身资金的情况下,为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代理、咨询顾问、交易结算等业务,并从中收取手续费或佣金的经营活动。
#1.2中间业务的分类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intermediation业务监管指引》,中间业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支付结算类: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的支付结算业务,包括结算、清算、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
代理类: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的业务,包括代理发行、代理兑付、代理买卖、代理承销证券、代理保险等。
咨询顾问类:指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信息优势,为客户提供的咨询顾问服务,包括财务顾问、投资顾问、并购顾问、信用咨询等。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