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本公共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财政投入不足、供给效率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挑战。
金融支持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通过引导资金流向、创新金融工具、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等方式,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公平性。
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金融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主要模式,分析了我国金融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金融支持,财政投入,多元化融资,风险管理
#1.1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界定
“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最早出现于联合国1994年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将其定义为“为满足个体生存、发展和尊严的需要,而由政府或社会共同提供的一系列基本服务”。
学术界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普遍认为其具有以下特征:
公共性:基本公共服务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
基础性:基本公共服务是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应尽可能实现机会均等,缩小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差距。
#1.2金融支持的内涵
金融支持是指利用金融工具和机制,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