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气细颗粒物(PM2.5)是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冬季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物之一,而多环芳烃(PAHs)作为PM2.5中的重要组分,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综述了东北地区冬季大气PM2.5中PAHs的组分特征、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东北地区;冬季;PM2.5;多环芳烃;来源解析;健康风险
#1.1大气细颗粒物(PM2.5)
大气细颗粒物(PM2.5)指的是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可入肺颗粒物。
PM2.5具有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等特点,能够在空气中长期悬浮并可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甚至血液,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危害[1]。
#1.2多环芳烃(PAHs)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以稠环形式排列而成的有机化合物,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AHs主要来源于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排放、生物质燃烧以及工业生产过程等。
PAHs具有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且易在环境中累积,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2]。
#1.3来源解析
来源解析是指识别和量化大气污染物不同来源对受体环境贡献率的过程。
通过对污染源排放特征和受体环境污染物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定量评估不同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