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气颗粒物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其中重金属组分作为主要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人肺泡基底上皮细胞作为肺部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和屏障,极易受到重金属的损伤,进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本文综述了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组分的来源、分布特征、理化性质,阐述了重金属对人肺泡基底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DNA损伤等,并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方法,包括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等。
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深入了解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重金属;肺泡基底上皮细胞;毒性作用;机制
#1.1大气颗粒物大气颗粒物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范围从纳米级到数百微米不等。
根据空气动力学直径,可将大气颗粒物分为PM10(粒径小于等于10μm)、PM2.5(粒径小于等于2.5μm)和PM0.1(粒径小于等于0.1μm)等。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广泛,包括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
#1.2重金属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4.5g/cm³的金属元素,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包括铅(Pb)、镉(Cd)、汞(Hg)、砷(As)和铬(Cr)等。
重金属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毒性等特点,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