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北冷涡作为影响中高纬地区天气气候的重要环流系统,其活动异常对我国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降水、气温等要素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了解东北冷涡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海表温度和土壤湿度的联系,对于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概述了东北冷涡的定义、形成机制和气候效应,接着分别从海表温度和土壤湿度两方面阐述了它们与东北冷涡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海气相互作用和陆气相互作用在其中的物理机制。
最后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东北冷涡;海表温度;土壤湿度;陆气相互作用;海气相互作用
#1.1东北冷涡
东北冷涡是指存在于对流层中上层,中心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或其附近区域的冷性闭合环流系统。
它通常表现为500hPa或更高度上逆时针旋转的冷中心结构,具有生命史短、尺度小、移动速度快等特点。
#1.2海表温度
海表温度(SeaSurfaceTemperature,SST)是指海洋表层水体的温度,是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热量、动量和水汽交换的重要物理参数。
SST的异常变化可以持续影响大气环流,进而对天气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1.3土壤湿度
土壤湿度(SoilMoisture)是指土壤中含水量的多少,是陆地表层水循环的关键变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