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4-07-16 10:07
摘要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在优化资源配置、拓宽融资渠道、分散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形成多元化的业务模式。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资产证券化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的类型、特点、适用场景及风险控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规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风险控制;发展趋势

一、相关概念解释

##1.1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测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化设计,转换为可在资本市场发行和交易的证券化产品的过程。

其本质是将风险隔离和转移,实现资产的流动性提升和融资功能。


##1.2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
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是指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设计和安排,包括基础资产类型、交易结构设计、参与主体及职责、风险控制措施等方面。

不同的基础资产类型、交易目的和风险偏好会形成不同的业务模式。


##1.3风险控制
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是指为防范和化解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的控制。

二、研究概况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学者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起步较早,理论体系较为完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