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 研究背景1.1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当前我国产业园的发展面临着产业与城市双转型的局面,一方面,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换代升级,互联网、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等创新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在全球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产业结构也逐渐由加工制造为主的传统产业向创新研发为主的高端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的改变势必带来空间形式的变化,而产业园作为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载体,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会对产业园的空间设计也提出新的要求。
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逐渐出现如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面临着土地集约化、复合化开发的现实要求,而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新型产业园也逐渐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功能单一、配套匮乏的产业园,向内限制了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空间品质的升级,向外也变成阻碍产业园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桎梏,传统产业空间渐渐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洼地。
因此,在新时期产业和城市升级转型的大背景下,亟待新的产业园设计理念对其作出空间回应。
1.2产业园与城市融合发展的理念在过去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近四十年中,产业园扮演着城市经济发展助推器的重要角色,产业园作为技术成果的转化基地,有力的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以及国际化,是衡量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化发展的特殊载体,在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了特殊作用,成为了城市经济的增长极。
改革开放以来,在产业园快速建设的浪潮中也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早期产业园建设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产业的聚集,而忽略了产业园区对城市空间的反馈作用,大量产业园布局在城市远郊,脱离了老城区和城市生活区,产业园周围居住、休闲娱乐、医疗、教育等基础配套匮乏,城市居民工作和居住空间隔离,造成了产业的孤岛效应,制约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城市与产业空间的割裂,提高了两者的联系成本,资源无法实现高效优化配置,继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正是基于对这种产城分离模式的反思,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的进--步推进,十二五规划后,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应运而生,这种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模式下,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更加紧密,产业园在聚集产业要素同时还需聚集人口要素,因此新型产业园必须放在产城融合的大语境下进行设计。
2.研究内容本次研究的重点在于产城融合背景下新型产业园的社区化设计策略,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和案例调研总结,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前期研究:梳理我国产业园发展历程以及深圳的产业园发展概况,通过总结我国产业园发展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产城融合模式下新型产业园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
随后,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建立起产城融合背景下,新型产业园与社区的概念之间的联系。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