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与织补——历史街区的精细化再生设计4文献综述

 2023-08-28 05:08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4B工作基础

·城市空间

柳林县地势北、东高,南、西低,北靠王老婆山,南面三川河,其山水夹城的线形带状城市布局,使得明清街的走向顺山顺河,街内建筑与山水格局垂直。

明清街仍然保持着明清以来中国北方商贸城镇的空间形态,为典型的传统街巷空间。鱼骨状的空间骨骼产生了前街后巷的街巷公共空间、段落清晰的空间序列和日常生活功能丰富、步移景异的街景意象。

明清街四合大院鳞次栉比,前店后宅的经营格局仍存。现今街巷格局和文保建筑部分都保存完好。

传统明清街街巷、建筑肌理、格局仍保留。地段内保存有清末至民国初期建造的商铺、民居院落,商铺多为一层(图7),民居院落多为四合院形式,店铺前店后宅,院内既有厅堂居室,又有厢房仓库。

由于年久失修,很多商铺和院落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由于一套院落被多户居民占用,保护力度不足,这些建筑仍然处在逐渐破坏的状态之中。

选地为中区八号,为明清街历史文化的重点展示区,位于柳林明清街历史街区中段,北临明清中街、东至西合磨巷、西至马家井巷、南靠杨家东巷。地段内有三普文物兴盛全面庄旧址、天元恒面庄旧址、长盛李麻绳店铺旧址、中街7号民宅和历史院落明清中街23号五处文保单位,为历史建筑和多层建筑混合为主,整体院落空间保留较为完好,规划以保护与更新为主。

明清街作为商贸聚集地的兴衰变化见证了清代至民国期间西北地区与中原地区商贸往来的史实。其丰富的历史遗存,浓缩地反映了柳林商贸活动的繁荣景象,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留下了大量相对完整的民宅大院,将其曾有的繁华商贸景象与生活遗存凝固起来,展现在后人面前。

明清街是柳林镇记忆保持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是柳林悠久历史的最好见证,既体现了其所蕴含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也构成了今天的现实生活。

·文化民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