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波形时间序列数据的识别和转换文献综述

 2023-08-28 04:08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机械通气是指当呼吸中枢或呼吸器官自身异常,导致不能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发生(或可能发生)呼吸衰竭时,以机械装置完全代替或辅助患者自主呼吸的一种治疗措施。我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于机械通气中极易发生的人机不同步现象并设计一个智能预警系统展开研究。

(一).通气模式分类

在Robert L. Chatburn的研究中,系统地分析了机械通气的各种分类模式。机械通气的通气方式可根据基本控制变量、呼吸序贯分为不同的通气方式,它们可以分为八种基本的呼吸方式;

  1. 容控—持续指令通气
  2. 容控—间歇指令通气
  3. 压控—持续指令通气
  4. 压控—间歇指令通气
  5. 压控—持续自主通气
  6. 双重—持续指令通气
  7. 双重—间歇指令通气
  8. 双重—持续自主通气

Dean R. Hess和Robert M. Kacmarek编写的《机械通气基本原理》中[6],还根据控制类型以及具体算法等对机械通气做了分类。

(二).人机异步的类型

在危重病人中,机械通气的目的是改善氧合和减少呼吸功并通过呼吸肌来支撑病人直到病情好转。患者与呼吸机的最佳交互作用有助于避免过度镇静、焦虑、不适、与呼吸机的对抗、膈肌功能障碍和萎缩,这些都是停用、潜在的认知功能改变、长时间机械通气、肺或呼吸肌损伤造成的。研究表明,通气大于24小时的病人在辅助机械通风中,是有很大的几率触发人机异步。

在Carles Subira`和Gregory B Rehm等人的研究中[1],系统地分析了人机不同步的各种类型及其触发波形。无效的触发被定义为吸气时肌肉用力而不是跟着呼吸机呼吸。当病人开始呼吸的努力没有达到呼吸机的触发阈值时,就会发生异步。无效的触发导致患者的呼吸频率高于呼吸机的频率。波形显示无效的吸气努力,如气道压力下降,同时空气流量增加。大多数无效的吸气努力是在机械呼气时检测到的;然而,它们也可能发生在吸气时,其特征是突然增加吸气流量(在压力支持通气期间)或短暂的突然降低气道压力(在容积控制-持续强制通气期间),不能触发完全额外的呼吸。

双触发由一个持续的吸气持续超出通风机吸气时间,吸气气流停止,或机械呼气的开始,因此它会触发第二个呼吸机呼吸,在短时间呼气后,第一次呼吸的全部或部分体积加到第二次呼吸中。在不正常呼气的情况下,两次呼吸时所累积的呼出量非常高,甚至可以将正常呼吸的潮气量()增加一倍导致过度膨胀和高的跨肺压力,导致肺气压伤、过度紧张和炎症反应增加。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可能随时发生双重触发,因此其总体发生率和对预后的潜在影响尚不清楚。

异步的另一种未被充分认识的形式是反向触发,在这种情况下,呼吸机通气通过激活患者的呼吸中枢来触发膈肌收缩,以应对肺部被动通气。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