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重,轻金属越来越被青睐,如汽车上采用镁、铝及其合金进行减重,3C产品大量需要铝合金、镁合金。
微弧氧化技术可提高这些材料构成的零部件的耐磨、耐蚀性能,但同时应用中也希望这些零部件的涂层具有美观的颜色。
微弧氧化技术获得的彩色膜层相比其阀金属着色技术有很大的优势:(1)与表面涂装等着色技术相比,微弧氧化膜层是原位生长形成的,与基体以冶金方式结合,结合力好;(2)膜层致密,陶瓷膜硬度高、耐蚀性好;(3)着色离子参与微弧氧化反应的整个过程,所以着色物质均匀分布在膜层中,不像阳极氧化电解着色只存在于膜层表面的孔洞中,所以着色膜层厚度大[1]。
黑色膜系常被用在高档机械、运动器材、3C产品以及光学仪器的外壳等,黑色微弧氧化涂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较大市场价值。
影响黑色膜层成色的因素很多,其中电解液非常关键。
因此,本工作总结了黑色微弧氧化着色机理、电解液体系及相关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并对下一步可能的研究进行了展望[2]。
2黑色微弧氧化膜层着色剂体系微弧氧化过程中,基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等作用机制,着色元素或化合物沉积于膜层中获得黑色微弧氧化涂层,这类物质包括KMnO4、CuSO4、NH4VO3等。
2.1KMnO4体系高锰酸钾是微弧氧化着色常用的着色盐之一,虽然Mn7 本身没有颜色,但其氧化物和含氧酸根的氧化物有颜色。
随着离子电荷数的增加而向波长短的方向移动,吸收可见光的部分能量后,相互作用强烈,产生较大的极化作用,从而使氧化物显现颜色[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