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分压对离子渗氮层硬度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05-11 04:05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及意义在当今社会的生产生活中,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依旧广泛。

但是许多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冲击和碰撞现象,会造成冲击、摩擦等多种磨损。

因此,在工业应用中,经常采用离子渗氮来提高零件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及抗腐蚀性等性能。

渗氮是指向钢件表层渗入活性氮原子形成富氮的硬化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属于铁素体化学热处理范畴)。

工件渗氮后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高的疲劳强度和耐蚀性,同时还有抗咬合、抗擦伤能力。

处理的工件畸变小,另外还具有一定的抗过热性,其在机械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1]。

离子渗氮法是由瑞士企业家Berghaus[21]于1932年发明的。

该方法是在0.1~10Torr的含氮气氛中,以炉体为阳极,被处理工件为阴极,在阴阳极间加上数百伏的直流电压,由于辉光放电现象便会产生像霓虹灯一样的柔光覆盖在被处理工件的表面。

此时,已离化的气体被电场加速,撞击被处理工件表面而使其加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