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中国是纺织业生产大国,环锭细纱机是目前纺纱行业最常用的设备环锭纺的环'即指钢领,钢领、钢丝圈是环锭细纱机重要零件,通过与纱管、锭子等配套完成纺纱工作。
钢丝圈的工作摩擦形式是干摩擦,与钢领间存在较大的相对速度,因此钢领内跑道表面的润滑性、高耐磨性十分重要,表面摩擦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纺纱的质量和效率。
在一定范围内,钢领跑道的摩擦系数越小,越能取得良好稳定的气圈形态,纺纱的质量和效丰就会随之提高。
国际上先进纺纱企业环锭细纱机锭速可以达到25000r/min,而国内 的纺纱锭速在15000r/min左右。
国内的钢领市场研发应用还达不到企业的使用要求和生产水平,纺纱速度要想大幅度提高,必定要有高质量的钢领研发作支撑。
因此,降低钢领内跑道表面的摩擦系数,增强其减摩耐磨性能,对提高纺纱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1]。
工件表面镀铬层具有光亮性好、抗变色能力强、硬度高(800~1000HV)、耐磨、耐热、耐腐蚀、顺磁、与塑料、胶木、橡胶等非金属材料的粘附能力差等诸多优点,使得其在工程领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然而主要用于生产镀铬层的六价铬电镀工艺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如Cr6 对人体有致癌作用;镀铬过程中逸出的铬雾及镀铬层后处理时氢气析出产生的酸雾会对镀铬工人的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而且Cr6 不能自然降解,从而在人体和环境中累积造成更大的伤害:电镀效率低; Cr6 电镀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差,导致镀层的均匀性差;镀铬后需要进行花费高昂的废水处理等。
出于环保及追求更高质量镀层的考虑,六价镀铬工艺的改革势在必行。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