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童谣的修辞特征文献综述

 2023-10-20 10:10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对于童谣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区域性民间童谣的搜集与整理、民间童谣的传承、民间童谣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1.区域性民间童谣的搜集与整理

区域性民间童谣的搜集与整理主要涉及浙江温州、山东、海南等地区,如《温州童谣研究》(郑薏苡,2011)一书谈到了童谣的内容、童谣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童谣的结构韵律特点和童谣的传承现状及传承策略;《山东民间童谣》(山曼,1990)一书对山东的童谣进行了搜集整理,并未做分析性的说明;《海南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及传承研究》(贾娟娟,2013)一文对海南的童谣做了简单的整理和较为系统的阐述。

2.民间童谣的传承

《民间童谣在当代儿童教育中的传承策略研究》(郑薏苡,2011)一文提出要注重通过家庭影响、学校课程设置、学校常规教育、社会搜集与保护等方面传承民间童谣;《从观察者到教育者——幼儿园川西童谣活动中家长角色的转变》(皮小韫,2009)一文认为家长参与童谣活动能更好地发挥童谣在教育中的作用并能有效地传承童谣。

3.民间童谣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海南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及传承研究》(贾娟娟,2013)主要论述了民间童谣在音乐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民间童谣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王琳琳,2012)指出,民间童谣要在适应性、创新性、主体性、平衡性原则指导下,选择家园互动、渗透式、活动式的方式来进行,以此来满足幼儿的语言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将民间童谣融入幼儿园课程》(陆玲、刘云艳,2008)认为,选择民间童谣作为教学资源应该贴近幼儿生活、语言精细、优美,把这些好的童谣融入到幼儿园的语言、艺术、科学、社会各个领域,选择以游戏为主的方式进行民间童谣的教学。

除了以上提及的几个方面,我们欣喜地发现,这十年来,从语言修辞角度解读童谣受到普遍关注,一些相关的研究论文随之产生,如《粤语童谣的修辞语用特色》(刘蕾,2008)分析了粤语童谣在通俗性、趣味性、形象性、音乐性和动作性等方面的修辞语用特色;《桂林民间方言童谣的形式和修辞手法》(黄文敏,2009)阐述了桂林民间童谣在形式和修辞上的特点;《北海童谣的修辞艺术特征》(陈朝珠,2011)对北海童谣的艺术特征和创作手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论述;《壮泰童谣修辞特点比较分析》(阳亚妮,2017)通过比喻、拟人、夸张、起兴、象征、讽刺等几种修辞手法对壮泰童谣的修辞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