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义不对等现象研究文献综述

 2024-08-16 05:08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外汉语教学也随之蓬勃发展。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深刻的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差异,导致了语义不对等现象的普遍存在,这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义不对等现象,分析其类型、成因、表现形式以及对教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本文将首先对语义不对等现象进行界定,并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然后,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深入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常见的语义不对等现象,并探讨其对汉语学习者在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影响。

最后,本文将从文化教学、对比分析、语境创设、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促进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语义不对等;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

一、相关概念界定

##1.1语义不对等现象语义不对等现象指的是不同语言之间由于文化、思维方式等差异,导致在表达相同或相似概念时存在着语义上的不完全对应,进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或障碍。

这种现象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1.2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以外的群体为教授对象的汉语教学,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并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