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研究(可根据具体研究内容自拟题目)文献综述

 2024-06-14 12:06
摘要

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千古梦想,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资源。

本文以“儒家社会和谐思想探究”为题,深入探讨了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内涵、历史演变、现实意义及当代价值。

通过对“和”“仁”“礼”“中庸”等核心概念的解读,揭示了儒家社会和谐思想以人为本、注重伦理道德、强调制度建设、追求和谐共生的基本特征。

文章认为,儒家社会和谐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思想;社会和谐;仁爱;礼乐;中庸

一、相关概念的解释

在探讨儒家社会和谐思想之前,有必要对几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由孔子创立,后经孟子、荀子等发展完善。

其核心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温良恭俭让等,强调道德修养、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


2.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指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一种相互协调、平衡发展、充满活力的状态。

它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也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