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造血干细胞
人体中的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至少十个系列的细胞组成,现已证明人体所有血细胞均来自于一种原始细胞,即存在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cell,HSC),HSC的数量不到骨髓总细胞数的万分之一,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的能力,可分化形成各种成熟的血细胞,以补充因正常新陈代谢及疾病、创伤、感染等应激条件下血细胞的损失,维持血液系统的生理稳定。
造血干细胞(HSC)具有自我更新(self-renewal)的特性,其自我更新的方式有两种:对称分裂和不对称分裂。不对称分裂是机体保证HSC池稳定的重要机制,决定了它不能自我扩增而是只能维持一定的数量,既不发生恶性增殖,又不会被耗竭,进而使得造血机能得以终生维持。
白血病及白血病干细胞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其特征为出现大量分化受阻的异常细胞。Lapidot等[1]发现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一群既不同于正常造血干细胞,也不同于由它形成的克隆性白血病细胞的细胞群,即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cstemcell,LSC)。
在生理条件下,大多数的长期造血干细胞(LT-HSC)处于静止期(G0期),只有小部分进入细胞周期进行细胞分裂,这一机制使得HSC对5-FU等S期特异性细胞毒剂不敏感。HSC的这一特性能够有效降低细胞分裂时产生基因突变的机会,维持机体的稳态,使机体的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由此可推测白血病干细胞(LSC)同样存在这种耐药的机制,目前的靶向治疗无法彻底根除静止期的白血病干细胞,传统化疗药物只能杀灭由LSC产生的克隆性白血病细胞,而对LSC很难根除,这可能是化疗后完全缓解患者复发的原因所在,因此有必要使用耐药的细胞系模拟体内细胞情况进行此项体外实验。
白血病干细胞的特性
LSC具有自我更新、多分化潜力及增殖强等特性。LSC位于细胞克隆的起始阶段,与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殖相关,对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关键性作用。体外实验发现,LSC对多种化疗药物耐受或呈低反应性,这是因为一方面,96%的LSC处于细胞周期G0期,对临床上的细胞周期依赖性药物(如5-FU)不敏感,并对白细胞介素-3(IL-3)等细胞因子的性刺激应答性也较弱;另一方面,Raaijmakers等[2]研究发现LSC表面还表达多种膜转运蛋白,能够将多种化疗药物排除胞外,从而导致LSC的耐药。LSC的多重耐药性使我们不得不研究针对LSC靶点治疗的药物,特异性的针对LSC治疗白血病,而人体正常细胞及组织不受侵害或至少不受严重损害。
白血病患者发病时体内大约有1012以上的白血病细胞[3],当化疗药物杀灭绝大多数的白血病细胞之后,患者获得完全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血象和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正常,但此时患者体内仍残留109以下的包括LSC在内的白血病细胞。尽管患者在完全缓解后仍需继续进行长达数年的巩固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但大多数患者却因为未被杀灭的LSC重新活跃,进入细胞分裂周期,自我更新,无限增殖,造成白血病复发。LSC的存在及其在治疗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是白血病复发和难治的根本原因。只有直接针对LSC进行靶向治疗,从源头上治疗白血病,才有可能治愈白血病。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