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为常用中药,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中国药典》(2005年版)记载,陈皮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Citrus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其药材可分为陈皮及广陈皮,质量以广陈皮为优。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明代李时珍云: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降。脾乃原气之母,肺乃摄气之签,故橘皮为二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 在此理论导下,陈皮用途广,用量大。目前对陈皮的研究主要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品方面研究较多。所用的方法有HPLC,GC,HPLC/MS,TLC等。本实验采用UPLC-ESI-MS联用法进行对陈皮的化学成分分析。此法准确性高,提取方法简单,检测快速,灵敏度高。
1. 陈皮的研究进展
1.1 化学成分研究
陈皮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有机胺类及微量元素等成分。
1.1.1挥发油
陈皮含挥发油成分约占2%~4%。龚范等[1]从陈皮挥发油中共分离出53个组分,鉴定了其中34个组分,约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6.08%;挥发油中相对含量大于1%的成分依次为:D-柠檬烯,beta;-月桂烯,间-伞花烯和beta;-藻烯等。
陈有根等测定了不同产地的4种陈皮挥发油均主含柠檬烯,gamma;-松油烯,beta;-月桂烯及alpha;-松油醇等成分,次研究证实了不同来源的陈皮所含挥发油的含量有差异,其原因与油室占药材厚度比有关[2]。另据陈有根等对三种江西产陈皮挥发油成分的研究,证实赣陈皮挥发油均主含柠檬烯,alpha;-松油烯,beta;-月桂烯及芳樟醇等成分,与文献[2]研究印证了陈皮产地,质量与古代医药学家陶弘景,李时珍的记载是一致的。据等报道,广陈皮中均含柠檬烯,beta;-月桂烯,alpha;-蒎烯及alpha;-松油醇等药理活性较强的成分。并经与陈皮和其他品种广陈皮比较,茶枝苷皮中挥发油的含量高,所含的化学成分多。
又据严寒静等对广陈皮挥发油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茶枝柑含20种化学成分,行柑含11种化学成分,焦柑含8种化学成分。
1.1.2 黄酮类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