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不同药用部位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文献综述

 2023-02-15 07:02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中药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 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 ) 、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 et Zucc. ) Maxim. ]、柔毛淫羊藿( 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 ) 、朝鲜淫羊藿( Epimedium koreanum Nakai) 的干燥叶,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用于阳痿遗精、筋骨萎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及更年期高血压等[13]。中国药典收载的4种淫羊藿分布面广,资源量大,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研究较多,使用的是其地上部分。但已有报道比较了根、茎和叶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淫羊藿苷的含量[46] ,结论是叶gt; 根gt; 茎或有时根gt; 叶。在民间淫羊藿根药用十分普遍, 重在祛风湿,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痹痛。而地上部位药用主要是壮阳补肾,兼有祛风湿作用,二者有一定差别[7]。在2015版药典中,规定不同淫羊藿的质量以淫羊藿苷的含量为标准。根据药典要求,为建立符合规范的药材质量标准,生产优质高效药品,现对不同产地不同药用部位的淫羊藿进行淫羊藿苷含量的测定,以便建立更加详细优质的质量标准,同时也为生产加工提供便利。

采用的研究手段

本次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来自四川,甘肃,东北等不同产地的淫羊藿,挑选不同药用部位(如:茎叶分离),分别粉碎,过三号筛,取粉末,照2015版中国药典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另取淫羊藿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标准溶液;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m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8]。

文献综述

 淫羊藿为小檗科(Berbridaceae) 淫羊藿( Epimedium) 植物,全世界有40 多个种,中国是本

属植物最主要的分布区,共有27 种及4 个变种,约占世界总数的70 %[9] 。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了同属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和朝鲜淫羊藿5 个种为正品干燥地上部分入药。而2015版药典则记载中药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Maxim.) 、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干燥叶。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茎、粗梗及杂质,晒干或阴干。淫羊藿一般指的是植物的地上部分,而仙灵脾指的是植物的地下干燥根茎[10]。

目前淫羊藿种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大多采用HPLC 法,以检测淫羊藿苷(icariin) 及其总黄酮主要指标。不同种类和部位及同品种不同来源的样品其淫羊藿苷的含量都有较大差别,心叶淫羊藿gt; 柔毛淫羊藿gt; 朝鲜淫羊藿gt; 箭叶淫羊藿,叶gt; 根gt; 茎,这可能与样品的产地、采收季节、仓贮时间等因素有关[11]。对5 种药用淫羊藿不同部位的9 种黄酮类成分分析结果是总黄酮含量根茎及根gt; 叶gt;茎,其中叶与茎主要成分为含4′OCH3 结构的朝藿定B、朝藿定C 和淫羊藿苷,而地下部分根茎及根主要成分为含4′OH 结构的大花淫羊藿苷C 或淫羊藿次苷A及较高的大花淫羊藿苷F和宝藿苷Ⅱ[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