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然产物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分子设计与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7 09:02

一、阿尔兹海默病简介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在1906年首次由德国精神病学家和神经发病学家Alzheimer Alois发现、并以其名字命名的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力逐渐减退、认知功能发生障碍、 行为异常和社交障碍等。

A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为止AD的病理学机制尚未完全研究透彻,其成因除了与脑内胆碱水平的降低相关外,也与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的发生、Abeta;的聚集、金属离子代谢的紊乱以及钙平衡的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胆碱能假说 (cholinergic hypothesis),即胆碱能系统的改变与AD的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基于该理论,人们对乙酰胆碱受体的激动剂和乙酰胆碱酯酶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的抑制剂展开了大量研究。另外,针对脑内氧化应激的问题,主要解决办法是开发抗氧化剂,以及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来减少氧化应激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神经元细胞对氧化应激尤为敏感。研究发现,AD患者的神经元长时间处于氧化应激状态,ROS可损伤神经元内多种生物大分子和生物膜,导致患者神经元变性及功能丧失。由此,氧化不平衡假说与 AD发病机制紧密相关的假说被提出。但是,抗氧化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对AD患者的治疗并未取得令人欣慰的结果。临床研究还发现,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beta;-胡萝卜素及Omega;-3脂肪酸等抗氧化物质的长期摄入不足会增加AD的发病几率,但是它们对AD患者症状的改善却无任何作用,只是这一研究结果还未被所有 AD研究者接受。现在,研究得较多的抗氧化药物主要有银杏叶提取物、姜黄素、白藜芦醇、辅酶Q10和儿茶酚等,但均处于动物实验研究阶段,对AD患者的治疗作用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二、褪黑色素

1.简介

褪黑色素(melatonin, MT),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物质,是一种调节性激素,最早由Lermer等(1958年)从牛的松果体中分离、纯化并将之注入青蛙体内 ,发现青蛙皮肤颜色变浅 ,褪黑素便因此得名。人们对褪黑色素的最早认识是其能够调节季节性节律和昼夜节律。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它还具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抑郁、抗惊厥、调节免疫反应、延缓衰老及调节生殖系统的生长发育等多种生理功能。MT具有高效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可清除体内多种自由基,还具有高度的脂溶性,可自由通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 促进体内多种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Abeta;的形成,在脑缺血和神经系统退行性变中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2.褪黑素治疗AD的可能机制

(1)抗自由基:褪黑素自由基清除能力是维生素E的2倍,谷胱甘肽的4倍,甘露醇的14倍。褪黑素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依赖于吲哚环上5位的甲氧基,其侧链上的乙酰基具有协同作用,褪黑素清除一分子羟自由基后转化为吲哚阳离子,随后又淬灭一分子超氧阴离子形成N1-乙酰-N2-甲酰-5-甲氧犬脲酰胺(AFMK)。AFMK比褪黑素具有更强的抗氧化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