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C-MS/MS的鹿胶快速定性鉴别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02 10:03

胶类药材是指由动物的皮、骨骼等加工而成的胶原蛋白,是我国传统中药中一类特殊的动物药[1]。目前,有药品标准收载的胶类药材有阿胶、黄明胶、龟甲胶、鹿角胶、新阿胶等。这些胶类药材,均为常用胶类药材。胶类药材为动物的皮熬制而成的明胶类物质,无论何种皮类,经水解后其胶原蛋白均变成分子量更小的肽类,从而失去原有胶原蛋白的性质,无法进行来源鉴别。由于龟甲胶、鹿角胶等的生产用原料来源有限,价格昂贵,有的生产企业为了解决原料问题及降低成本,以牛皮、马皮、猪皮等皮类来冒充阿胶。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扰乱了医药市场。

因此,对胶类药材进行鉴别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对目前胶类药材的种类、鉴别方法、质量控制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1 胶类药材的种类

目前,有药品标准收载的胶类药材有阿胶、黄明胶、龟甲胶、鹿角胶、新阿胶等。这些胶类药材,均为常用补胶类药材。

阿胶2来源于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innacus)的皮,功能主治为: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弦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嚷略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好娠胎漏。

黄明胶3来源于牛科动物黄牛(Bos Taurus yis G.)的皮,最早记载于唐代《食疗本草》。功能主治为:滋阴润燥,养血止血。用于体虚便秘,肾虚遗精,吐血、呕血,胎漏,崩漏。

龟甲胶4来源于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G.)的甲壳,最早记载于《本草崇源》。功能主治为:滋阴,养血,止血。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腰膝酸软,虚萎黄,崩漏带下。

鹿角胶5来源于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linnaeus)的角,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功能主治为: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冷,阳痿遗精,虚劳赢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阴疽肿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