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子印迹技术(MIT)是综合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
通过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聚合物具有吸附选择性好、色谱效率高、便于功能设计等优点,在色谱分离、固相萃取、传感器、药物控释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磁性聚合物微球(MNP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分离、药物控释、疾病诊断等领域。
在磁性粒子表面进行分子印迹特异性识别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MIPs),兼有良好的超顺磁性和高选择吸附性两大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重点综述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药学方面的应用进展,并指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磁性微球;特异性识别;高选择吸附性分子印迹技术(MIT)最早起源于 20 世纪 40 年代的免疫学,是模仿抗原-抗体识别原理制造一种针对目标分子的印迹材料,用于特异性识别目标分子。
即以待测目标分子为模板,通过交联剂与功能单体进行聚合制备,得到单体-模板分子复合物, 然后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除去目标分子, 便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在这种聚合物中形成了与模板分子在空间和结合位点上相匹配的具有多重作用位点的空间立体构型。
利用这种空间构型能够选择/识别模板分子。
自 1973 年,Wulff 等[1]报道首次成功制备了 MIP 并应用于催化领域后,1990 年间, 瑞典 Lund 大学的 Mosbach 小组开展了非共价法分子印迹聚合物,极大地拓宽了 MIT 的应用范围。
随后的 20 多年来 MIT 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应用领域涉及色谱填料、固液萃取、模拟酶催化、手性药物拆分、临床药物分析、给药系统和分析传感技术等多方面。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