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随着 2020 年全面决胜小康总体目标的实现,残疾人托养服务向不断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差异化、精准化、人性化需要发展,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是满足残疾人生活照护需求、促进社会参与及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策略。
十四五时期,江苏省残疾人工作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残疾人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改善,民生福祉得到持续提升,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残疾人事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
因此,推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稳定辅助性就业是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工作。
一、国内外关于残疾人托养机构的相关研究(一)国内研究现状2007年7月,全国有关智力和精神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这是首次托养服务方面的全国会议,正式奖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提上各级政府和残联的工作日程。
2008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文件中规定要依托社区开展为重度残疾人、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老年残疾人等提供生活照料、康复养护、技能培养、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公益性、综合性服务项目。
2009年,中国残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lt;阳光家园计划gt;的通知》(残联厅发[2009]14号)文件,共同组织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个亿,用于补助各地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
2021年8月,中国残联办公厅制定《十四五阳光家园计划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提高残疾人托养服务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对于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的研究,国内的很多学者都是从宏观层面上针对各个地方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事业发展现状进行论述,较少对残疾人托养机构进行研究。
刘婷(2017)认为我国残疾人托养机构起步较晚,相关制度、机构、设施等不完善,服务不够专业全面,需要全面了解残疾人需求,针对不同需求进行托养服务体系的完善。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