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苯基膦酰胺配体构筑的稀土发光单分子磁体文献综述

 2023-04-19 06:04

文献综述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信息存储容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们的信息存储主要依赖于硬盘,而磁性材料作为硬盘信息存储的主要载体,主要采用纳米级的合金和金属氧化物等无机材料。

随着磁性纳米颗粒的尺寸逐渐减小,磁性颗粒受温度的扰动越明显,磁极易发生翻转,导致无法正常读写数据。

因此需要探索新型的磁性存储材料来提升信息存储密度,从而满足更大的存储容量的需求。

单分子磁体是一类纳米尺度的磁性材料,由于其具有特殊的量子特性,在量子比特、高密度信息存储和分子自旋电子学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

相对于传统的磁性存储材料,单分子磁体具有以下优势: (1)尺寸通常小于3 nm,且每个分子高度一致,可以在性质上保证完全一致; (2) 化学上易于调控,且可以溶解在普通溶剂中,易于成膜,可降低成本[1]。

单分子磁体是一种具有纳米尺寸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其磁性来源于分子层级而非原子区域有序排列形成的磁畴[2],在低温下能够展现出慢磁弛豫行为,并且能够表现出磁滞回线[3,4]。

单分子磁体的磁弛豫行为与自旋和磁各向异性有强关联性[5],这两个因素的结合产生了一个阻碍磁翻转的有效能垒。

这个有效能垒越高,单分子磁体保持磁性的时间越长,信息保存的时间就越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