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的治疗作用文献综述

 2023-03-09 06:03

摘要]本文从补阳还五汤的疗效,对脑缺血病症的研究以及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的治疗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大鼠的实验结果分析,研究出补阳还五汤对大鼠的脑缺血的治疗效果,从而探索出补阳还五汤的有效性基础和作用机制。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局灶性脑缺血、作用机制、TTC染色1、补阳还五汤1.1、补阳还五汤的来源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首创,方剂组成是生黄茂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药一钱半,地龙、川芍、桃仁、红花各一钱,水煎服。

古代医家将人体之阳评定为十分,左右侧各占五分。

如患者肝阳化风,肝风内动时一侧肢体瘫痪,即五分之阳丧失。

服用本方后患侧肢体功能恢复,使丧失的五分元阳得以补还,故本方得名补阳还五汤。

1.2、补阳还五汤的配伍特点补阳还五汤原方中生黄芪四两,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芍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功能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本方所治素体气虚,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癖阻,筋脉肌肉失却濡养,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气虚血滞,舌体失养,故语言不利、口角流;气虚失于固摄,则小便频数、遗尿失禁:苔白,脉缓为气虚佐症。

以上诸症,皆由气血血癖所致,王清任称为因虚致癖。

治当补气活血通络,遂重用生黄茂为君,大补脾胃之元气,令气旺血行,癖去络通;当归尾长于活血,且有化癖不伤正之妙,是为臣;川芍、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癖,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