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型囊泡谷氨酸转运体在甲基苯丙胺致斑马鱼精神行为障碍中的作用初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药学 0944423 杨怿 指导老师:宫泽辉颜慧1、 实验背景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A)化学结构为N-甲基-1-苯基-2-氨基丙烷,是一种中枢兴奋剂,其进入血液后迅速在人体内分布并通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多巴胺(DA)神经系统分布,主要作用部位是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与DA受体结合,发挥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
研究表明,MA的神经毒性作用是间接通过谷氨酸来实现的。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对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谷氨酸与多巴胺神经传递之间存在相互调节作用,MA可以通过促进DA的异常释放而增加细胞外谷氨酸浓度进而对神经元产生损伤。
通常认为细胞外液中没有使谷氨酸失活的水解酶系统,从神经末梢释放出来的谷氨酸的清除是通过位于突触前膜和神经胶质细胞膜上的谷氨酸转运体的重摄取实现的。
谷氨酸转运体总体上分为两大类:囊泡低亲和性转运体(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s,VGLUTs)和质膜高亲和性转运体(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s,EAATs);前者将胞内的谷氨酸转入突触囊泡,后者将胞外谷氨酸转运至胞内,且VGLUTs有VGLUT1、VGLUT2和VGLUT3 三种亚型。
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发现,MA可以引起DNA断裂、染色质浓缩、细胞核碎裂和DNA呈梯状片段,由此可以推测,MA可通过影响VGLUTs及EAATs表达量的变化来产生神经毒性作用。
本实验将采用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
斑马鱼是一种小型亚热带淡水鱼,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斑马鱼在疾病研究、药物筛选、及毒性试验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