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立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基因遗传性复杂疾病,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 IR )和B 细胞功能缺陷有关。 胰岛素抵抗是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指单位浓度的胰岛素其细胞效应减弱,即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代偿性引起胰岛beta;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从而产生高胰岛素血症。目前,在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临床上主要依赖于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口服药物有硫脲类(促进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甲福明(降低肝糖输出)、PPARgamma;激动剂如噻唑烷二酮类(增加胰岛素敏感性)、alpha;-糖苷酶抑制剂(抑制小肠对单糖的吸收)、GLP-1 类似物或DPP-Ⅳ抑制剂等[3,4]。然而,这些口服降糖药物疗效有限而且有明显的基于作用机制的副作用[3], 如PPARgamma;激动剂可诱导脂肪细胞的生成,导致机体体重增加[5],而硫脲类药物最大的问题是大多数 2 型糖尿病患者在开始治疗疗效较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渐差,即继发失效(secondary failures)[6]。因此,开发新型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迫在眉睫。
科罗索酸(corosolic acid,CA),又名2alpha;-羟基熊果酸,是存在于大叶紫薇、枇杷等植物中的一种三萜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降血糖、减肥、抗肿瘤、抗炎、抗病毒和抗心血管疾病作用,尤其是其较好的降血糖活性,具有类似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被称为植物胰岛素,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科罗索酸作为防治肥胖症和2 型糖尿病新药,已进入美国FDA 的Ⅲ期临床药效学评价。研究发现科罗索酸可降低链脲佐菌素合并高脂饲料诱导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改善氧化应激,说明其具有显著的抗T2DM活性。但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尚未有深入的报道。
二.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2.1研究内容
(1)科罗索酸改善小鼠胰岛素抵抗的药效研究
50只C57BL/6J小鼠(10只正常小鼠,50只糖尿病小鼠)每组10只。第一组:正常对照组(Z),正常C57BL/6J小鼠,喂以正常饲料。第二组:模型对照组(F),喂以高脂饲料。第三组:罗格列酮对照组(E),喂以含0.086%阳性药罗格列酮的高脂饲料。第四组:科罗索酸低剂量组(A),喂以含0.086%科罗索酸的高脂饲料。第五组:科罗索酸高剂量组(A),喂以含0.171%科罗索酸的高脂饲料。连续喂养7周后,小鼠隔夜禁食12h,眼眶静脉取血,3000 r/min10min,4℃离心分离血清,小鼠血清FBG、INS、TG、TC、SOD的含量按照相应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测定。并计算HOMA-IR、ISI,取血清,测定各项指标。
(2)科罗索酸改善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
分离小鼠附睾脂肪组织,Western bolt检测小鼠附睾脂肪组织中AMPK、IKKbeta;、IRS-1、AKT磷酸化的表达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