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控RAS双轴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摘 要:心血管疾病泛指由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胸闷不适等。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是人体内重要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其中经典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Ⅱ,Ang Ⅱ)-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ngiotensin type 1 receptor,AT1R)轴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尤其在心力衰竭启动与恶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ACE2-Ang (1-7)-Mas轴作为与其产生拮抗作用而具有保护性生物学意义的新通路被人们逐渐认识。
RAS双轴是两条动态调节和自我纠偏的途径,在保持人体各脏器和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上发挥重要作用。
中药大多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多、作用靶点和通路多,构成点(多靶点)-线(多信号通路)-面(多药理作用)-体(多层次药效作用)的作用体系。
目前基于RAS双轴的中药干预机制研究大多集中在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冠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肌肥厚、心肌炎、心律失常等方面。
本文主要就近几年发表的中药调控RAS双轴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药 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简介心血管疾病是世界各地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且其发病率还在持续增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激活和随后生成的血管紧张素 Ⅱ(Angiotensin,Ang Ⅱ)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介质[1]。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