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IF糖酵解研究黄葵胶囊的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文献综述

 2023-02-25 08:02

摘要: 黄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干燥花冠,民间应用历史悠久。

现代药理学证实,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的活性物质。

现对黄蜀葵花的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黄蜀葵花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蜀葵花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引言:黄蜀葵花[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us]为锦葵科(Malvaceae)秋葵属(Abelmoschus)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植物。

始载于宋代掌禹锡所著《嘉佑本草》,其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并且在各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有记载和收录。

黄蜀葵花原产自于我国的南方,喜温暖湿润,现除东北和西北等少数地区,其余地区均有种植和分布。

古代典籍《嘉佑本草》曾记载:黄蜀葵花,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

《本草纲目》曰:黄蜀葵花,其花气味甘、寒、滑、无毒,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之即愈,为疮家要药。

黄蜀葵花为药食同源的药物,近年来研究较多,本文将从黄蜀葵花药理作用方面进行详细的综述,旨在为黄蜀葵花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1、药理作用1.1肾脏的保护作用胡翠云等[1]通过大鼠慢性肾炎湿热证模型观察黄蜀葵花总黄酮(TFA)对湿热型慢性肾炎的作用及其对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