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药物微粉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02 10:03

文献综述 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药物微粉的研究摘要 目的:主要对吸入气雾剂药物颗粒微粉化进行研究方法:依据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就微粉方法、原料药的理化性质等进行综述关键词:吸入气雾剂;药物微粉;硫酸沙丁胺醇 1.背景介绍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肺部给药成为了治疗哮喘最简单有效的给药途径,而吸入剂是抗哮喘药的最佳剂型[1]。

与传统的口服药剂相比,吸入制剂的药物能直接到达作用部位,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药效更快,对肠胃道的刺激性更小。

而与注射药剂相比,则减轻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目前,根据国内外的指导原则和相关文献,由于不同的处方工艺,把吸入制剂分为了以下三类:吸入粉雾剂(Dry Powder inhalers,DPI)、定量吸入气雾剂(Pressure Metered-dose inhaler,pMDI)、 喷雾剂(Nebulize)。

其中,MDI凭借其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保质期长以及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在吸入剂型当中倍受青睐,临床使用较为普遍。

2.吸入气雾剂定量吸入气雾剂(pMDI)[2,3]是将药物与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所制成的一种给药系统,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容器中的药物以雾状气溶胶的形式喷射入人体呼吸道,经肺吸收,发挥局部和全身疗效。

根据活性药物组分在处方中的存在状态,定量吸入气雾剂可以分为溶液型气雾剂及混悬型气雾剂。

溶液型气雾剂中药物活性组分以分子状态存在,其在处方中分布均一。

在混悬型气雾剂中,药物活性组分以颗粒状态分散于抛射剂中,并在药物制剂储存过程中,由于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发生团聚絮凝现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