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织和细胞水平上研究6个异喹啉生物碱对小鼠血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文献综述

 2023-03-05 08:03

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进展及异喹啉类药物心血管活性研究

摘 要:脑卒中(stoke)指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和髙复发率特点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长期以来,研发新型的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一直是医药科学和产业界的重要课题,但至今仍然没有获得理想的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异喹啉类化合物种类多,天然来源广,有些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和异喹啉类药物的心血管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异喹啉类化合物;心血管系统;作用机制

1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药物使用

脑卒中(st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odent), 是在各种诱发因素的作用下脑内动脉突发狭窄、闭塞或破裂, 造成急脑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脑组织损伤为共同特征的,具有高致残率、高死率和高复发率临床特点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脑卒中按其性质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卒中病人总数的75% ~ 85%[2]。缺血性脑卒中又名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3],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有多种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是目前脑卒中治疗采取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多年来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的研究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临床使用的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溶栓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纤药物、抗凝药物、神经保护药物,血管扩张药等。

1.1 溶栓药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