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处方筛选文献综述

 2023-01-11 05:01

{title}{title}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研究目的:设计出低毒、高效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处方。

研究背景:当今世界,癌症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而人类目前对付癌症最重要的方法依然是化疗,但目前大部分的化疗却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副作用,提高化疗效果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显得格外重要与急迫。

盐酸伊立替康是喜树碱的半合成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水溶性,是拓扑异构酶Ⅰ的特异性抑制剂。目前主要用于5-氟尿嘧啶化疗失败的患者,是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特效药。盐酸伊立替康对多种肿瘤细胞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喜树碱类药物结构中的饱和内酯环具有pH依赖性,在生理条件下转变为羧酸盐形式,而其内酯环又是抗肿瘤活性的必需结构,从而失去抗肿瘤活性。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脂质体的制备工艺逐步完善,脂质体注射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化疗药物的靶向性,同时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加之脂质体适合于生物体内降解、无毒性和无免疫原性,显著提高化疗效果。与目前其他的抗癌药物剂型相比较,脂质体注射液有明显的优势,很具有发展前景。但用普通方法制备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具有包封率较低,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药物会逐步从脂质体囊泡中泄漏出来,使药品的稳定性降低。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①筛选出高包封率、粒径合适且稳定性良好的优质处方;

②学习了解新药的研发过程;③了解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研究手段:对伊立替康脂质体的处方进行系统的筛选,根据有关文献和相关法规,明确目标产品的质量概况,确定其关键质量属性(关键质量属性(CQA)是产品的某种物理、化学、生物学或微生物学特性或特点,只有当这一性质或特点在一个适当的限度、范围或分布内,才能保证所期望的产品质量),以药品的关键质量属性为指标,从辅料的种类、用量和与药物的装载比例等因素进行筛选,结合药物释放研究,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制剂处方。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关键质量属性包括鉴别、含量、pH、粒径、包封率、体外释放率、降解产物、残留溶剂和无菌无热原等。其中粒径和包封率的变化会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处方和工艺的变化会对它们造成影响,是需要重点考察的对象。

原料:

主药:盐酸伊立替康

脂相:DSPC、胆固醇、DSPE-PEG(聚乙二醇与二硬脂酸磷脂酰乙醇胺的衍生物)

内相:磺丁基醚-beta;-环糊精

其他:无水乙醇、蔗糖组氨酸

仪器: ①透析仪(超滤):MILLIPORE Pellicon XL,膜:Biomax10,50c㎡,切向过滤,透析液置换滤过液,为脂质体载药创造浓度梯度或pH梯度。

②挤出仪:QTZR-013,氮气加压,挤出膜为聚碳酸酯膜,孔径0.08um膜两张,挤出得到合适的粒径。

③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色谱柱: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进样100ul,脂质体取样2ml,游离药部分取样5ml。

④高效液相色谱:Angilent 20RBAX,SB-c18 4.6150mm,Phenonmenex 43.0mm,c18预柱。流动相:3%三乙胺:乙腈=77:23 pH5.5流速:1ml/min 检测波长:370nm

⑤NANO-ZS粒径电位测定仪:平衡温度:25℃,平衡时间:1min,稀释介质:水

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属于第四代靶向制剂,影响其发挥疗效的因素有很多,为了得到高包封率、粒径合适且稳定性良好的脂质体注射液,我们需要在处方筛选过程中对这些因素进行逐一探讨,其中内相、DSPE-PEG和药脂比是需要重点考察的内容。

盐酸伊立替康为亲水性药物,宜采用主动载药的制备方式,先形成空白脂质体,再借助特定的梯度来实现药物的装载,常用的主动载药技术为pH值梯度法和硫酸铵梯度法。使用主动载药技术,对药物的性质要求比较严格,能和脂质体的内相缓冲液可以生成较稳定的复合物或者沉淀。只有药物可以和内相缓冲液生成较稳定的复合物或沉淀,才有可能保证药物在贮存期维持其包封效率和载药量,并且给药后,不会由于体液的稀释效应导致药物的大量渗漏。但是这种复合物或沉淀作用又不宜太强,否则有可能药物在病变部位的释放,导致药物的疗效下降。因此内相缓冲液的筛选尤为重要。

PEG修饰可以增强脂质体膜的亲水性,减少血浆蛋白与脂质体膜的相互作用,阻止脂质体的凝集和融合,避免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对脂质体的吸收,延长脂质体的体内循环时间。循环时间延长的多少与PEG分子量大小和加入量有关。由于PEG-DSPE荷负电,从而脂质体表面荷负电。而脂质体表面电性对其包封效率、稳定性、靶器官分布及对靶细胞作用影响较大。

载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药物的临床应用剂量,载药量愈大,愈易满足临床需要,但高载药量会影响脂质体的稳定性。

采用控制变量法对上述三方面内容分别进行单独考察,主要利用脂质体包封率和粒径两个关键质量属性作为指标,结合体外释放度实验结果,分析出最优的处方。

参考文献:

脂质体技术邓英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Encapsulation of vinorelbine into cholesterol-polyethylene glycol coated vesicles:drug loading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ies --Chunlei Li,Jingxia Wang

抗肿瘤药物脂质体粒径对肿瘤靶向性的影响,杨莉斌,胡荣,Forgign Med Sci Pharm-2007,34(3):175

学生签名: 徐磊 2014 年 3月 20日

资料编号:[387883]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