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开启了互联网连接新方式和运作逻辑。
继2017年小程序元年之后,2018年小程序成为互联网时代新的连接风口,历经发展,新闻小程序带来了人与内容、内容与商业间的新连接,刺激新闻生产要素、要素关系、交互方式的变化,形成了新闻小程序的新格局。
近年来,新闻小程序结合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智慧零售、电商、政务民生、小游戏等都有涉及。从应用理念上,小程序将原来新闻页面重叠的繁杂浏览转化为一个技术入口和节点,这就势必要求小程序在发展模式与应用场景上与传统新闻网站、新闻APP、官方微博完全不同,新闻小程序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分为四种应用模式。
(一)内容主导模式
这是新闻小程序发展的主流模式,以人民日报与新闻联播等媒体(栏目)为主要代表,但在内容呈现方式上跳脱出原始媒体属性,结合视频、文字、音频等丰富的多媒体方式,弥补了传统单一呈现方式的不足。此外,不少新闻类小程序往往不再拘泥于原创,多采取原创 转载的内容生产方式,如人民日报小程序大量的新闻内容源自转载,此类小程序更多地发挥了把关人的角色。
在内容的具体呈现上,新闻小程序也兼顾了受众在各种场景的多种需求。“界面阅读”小程序设有四个栏目,“推荐”“热读”“快讯”和“正午”,前两者为近期要闻,“快讯”一栏则是以时间轴快速呈现国内外24小时快讯,标题 百字内的篇幅一目了然,“正午”则是精品长稿件的专题。如果读者对某一篇快讯感兴趣,还可以点击标题链接进入上下文阅读。这种新闻呈现方式能让受众在碎片化、安静阅读等不同场景下的自由切换,降低了信息过载环境下搜寻信息的成本。
(二)“内容 工具”模式
相较于App和公众号而言,微信小程序从基因上可以有更强的工具属性。如人民日报曾结合人民网的问政板块打造了“提问”栏目,普通网友可以更便捷地向所在地区领导反映问题,该小程序中还公示了省市回复排行榜,点击一级菜单,则可以看到各地级政府具体回复情况。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