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原子掺杂空心碳球的制备及储钾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2023-05-04 06:05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如今,便携式数码产品早已走进千家万户,市场上绝大部分的数码产品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设备,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如今电动汽车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地壳中的锂资源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匀,造成锂离子电池原料成本的逐渐上升。

在面向未来智能电网的更大规模能量储存领域,锂离子电池将由于高昂的成本而不具有优势,而钾离子电池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类似,且钾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均匀且成本低廉,将有望成为应用于大规模能量存储设备。

同时,热力学分析金属铝和钾不会形成合金化合物,所以钾离子电池负极可以使用铝箔作为集流体,不仅可以降低电池的成本,同时可以降低电池的质量,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除此之外,在碳酸酯类电解液中K/K+电极的电极电势比Li/Li+电极的电极电势还低,不仅降低了产生钾枝晶的风险,同时使得钾离子电池相对锂离子电池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具有更高的工作电压的潜力[1]。

在过去的几年中,制约钾离子电池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是缺少合适的负极材料。

金属钾由于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有严重的安全问题。

对于大规模储能应用来说,非常需要开发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负极材料。

同时,钾离子较大的离子半径引起的缓慢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和较大的体积膨胀,影响钾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限制了其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