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新世纪以来,随着素质教育被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推动着,体现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和教科书备受瞩目。数学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国际化,在编排小学数学教科书时,吸收国内外各种版本教材的精华,借鉴国外教材的特点,以此来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在众多教学内容中,空间几何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的三维世界里,空间和图形能够准确描述现实生活。空间与图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图形世界的现实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把“空间与几何”作为数学课程内容的四个领域之一,强调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性。空间与几何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其价值不容小觑。空间与几何一直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历年来其内容和形式不断调整改动,空间与图形在小学数学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从大的方面看是新课标中提出的10个关键词。其中与单一领域相关的是: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数与代数;空间观念;图形与几何;数据分析观念;统计与概率。与多个领域相关的是: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和几何直观。但是,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却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它不仅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各领域和全过程,还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的始终。数学课程标准把方向知识作为“图形与几何”领域里“方向与位置”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日常生活的环境,从而发展空间观念。有关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常被用来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以及确定行走的方向与路线。这种方法比用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进行描述更加客观,也更便于交流。过去,小学数学里很少有关于方向知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包括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之所以选择第一课时的认识方向,是因为四个主方向是教学重点,而另外四个辅助方向学习要求更低一些,例题教学内容练习也编排了例一联系现实生活空间认识四个主要方向。
(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空间与几何”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
(1)国外关于“空间与几何”的研究
各个国家的“图形与几何”在内容的选择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有多样性,在处理方式上也是各有特色。美国小学教材中“空间与图形”的编写,考虑到几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儿童对几何的天然兴趣,将几何作为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儿童直接操作实物,对实物的形状、大小、位置进行观察、比较、描绘,考察它们的变化、掌握它们的特征,了解它们的关系,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意识。德国小学几何教学实施的是经验几何,将几何建立在经验之上,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了解生活中几何体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2)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对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涂释上,以及对相关教材内容的整体设计与编排呈现的研究和比较上,除此之外,对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的研究也比较多。
2.体验式教学的相关研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