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琴韵花繁”——2018年沭阳首届南湖音乐节策划文献综述

 2023-11-25 09:11

文献综述

户外音乐节起源于欧美,至今已有五十余年发展历史,21世纪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国内音乐节数量从最初一年十几场发展至现在的一百多场,举办地点由北向南逐渐扩张,出现了像迷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热波音乐节等知名音乐节品牌。随着户外音乐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音乐节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内容多集中在音乐节的成功案例分析、市场运作模式、盈利模式、品牌效应、动机影响等方面。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摇滚音乐节,最早举行于1969年,主题是“和平、反战、博爱、平等”,倡导“音乐与艺术的结合”,实践Woodstock精神,抒发了年轻人对音乐的狂热。早期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倡导在战争与暴力中建立一个“爱与和平”的音乐乌托邦,宣称“在伍德斯托克能找到真正的自由”。乔恩·帕雷尔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泥泞中的优雅时刻》中提到“这次音乐节如今看上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像是一次侥幸的成功:一个泥泞、凌乱不堪,却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优雅的时刻”。之后举办的大部分音乐节都是以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为模版,践行“自由、博爱、和平”的Woodstock精神,如国内著名的迷笛音乐节。迷笛音乐节是北京迷笛音乐学校于2000年举办的,作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音乐节之一,开创了中国大陆户外音乐节的先锋。迷笛音乐节的音乐表演风格以摇滚乐为主,因其独特的摇滚气质被誉为中国的“伍德斯托克”,为中国大陆摇滚乐的普及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促进了很多摇滚乐队从“地下”走到了“地上”。与迷笛音乐节有所不同的草莓音乐节则创办于2009年,是摩登天空唱片公司打造的一个全新音乐节品牌,草莓音乐节与迷笛音乐节相比,显得更加多元化,更具商业气息。孙一平在《草莓音乐节的品牌化市场音乐经济模式》分析了草莓音乐节的市场运作模式、宣传推广模式、经济效益模式。相比迷笛和摩登公司旗下的乐堡绿放音乐节、摩登天空音乐节,草莓音乐节每年度举办的场次更多,举办地覆盖范围更大,面向的观众群体更广、在音乐风格上也涵盖了摇滚、民谣、电子等多种风格。

国内音乐节中有小部分主办者已经开始尝试打造属于自己特有的文化品牌和风格,朱岑郁在《国内户外音乐节运营问题研究》中提到“迷笛音乐节多年以来坚持走摇滚路线;摩登天空主办的草莓音乐节则是更偏向于时尚与小清新;西湖国际音乐节则是结合杭州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主打民谣”。而后来发展起来的张北音乐节、热波音乐节等在借鉴成功音乐节举办经验的同时,还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例如,张北音乐节利用当地独特的生态资源,打出“草原摇滚”的口号,吸引了国内众多乐迷的参与。而热波音乐节则是在举办地点上有所考虑,舍弃了经济文化发达的一线城市,选择地处西南的二线城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注重享受型消费,音乐节作为音乐产业中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数量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品类也在不断细分、更新,从最初的摇滚到现今的民谣、电音,都成为现代人追求的新的娱乐方式。在草根智慧不断彰显的当代,民谣的盛行正是民众智慧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表达了一种社会情绪,代表了当下的民间声音。民谣的出现让音乐不再只是文化人的游戏,打破了交往者之间的等级界限,让音乐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因此,特策划2018年沭阳首届南湖民谣音乐节。

本次民谣音乐节在宿迁沭阳举办,沭阳以花木名扬天下,全县花木总面积67.2万亩,花卉苗木品种3000余种,各类盆景83余万盆,是全国最大的花木基地,有“东方花都”“花木之乡”的美誉。花木产业是沭阳县特色优势产业,为扩大沭阳花木产业规模、弘扬花木文化,推行“文化产业 花木产业”的发展模式,由沭阳县政府支持、相关企业赞助的民谣音乐节在沭阳首次开展。沭阳县是江苏三个省直管试点县之一,素以改革创新闻名全国,经济发展迅速,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地理位置独特,位于苏、鲁、皖三省和徐州、连云港、淮安三市三角中心,交通便利。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便利的交通为此次户外音乐节的举办提供优越的条件。此次民谣音乐节定在沭阳城区西南部的南湖公园,公园占地总面积1193亩,水面200余亩,是一座集花卉展示、休闲旅游、生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公园,是举办户外音乐节的绝佳胜地。

目前户外音乐节在全球处于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但我国的音乐节数量还很有限,国内音乐节市场规模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观众对音乐节的消费需求,广泛的市场需求让很多企业看到商机。除此以外,音乐节的社会、经济、文化效益也推动着城市发展,让政府对音乐节发展更加重视。由此可见,国内的户外音乐节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目前国内户外音乐节发展势头大好,但音乐节的运营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陈长华和钞艺伟也分别在《中国大陆户外音乐节发展现状研究》和《多元文化视角下户外音乐节项目管理与模式创新》中都提到了当前音乐节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一、全国各地的户外音乐节纷纷上演,甚至出现了扎堆现象。二、有的音乐节投入过多资金,却未能合理运用,不仅没能达到理想的盈利效果,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在节后也未能充分利用音乐节带来的经济文化效应。三、各个城市创办的音乐节照搬国内外成功音乐节的发展模式,很多主题相同、内容大同小异、演出阵容重复、节目规划雷同,缺乏特色。四、现今音乐节市场的细分发展不平衡,综合性音乐节依然是主办方和消费者青睐的对象,一锅炖现象严重。五、许多音乐节号称立足当地文化,为观众着想,实际上一味看重经济效益,忽视了观众的音乐体验。六、主办方缺乏相关操作经验,音乐节现场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住宿、餐饮、交通不便利,给到场的歌迷带来了极大不便,致使观众音乐体验差,不利于形成良好的音乐节品牌。七、音乐节票价过高减小了中低收入者参与音乐节的积极性,导致音乐节的观众主体多为中高收入阶层,限制了潜在观众群体的培养,不利于对音乐节的发展和推广。面对音乐节发展存在的问题,齐洁在《音乐节遍地开花 产业链尚待重塑》中对国内户外音乐节存在的盈利困境和内容同质化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内容才是硬道理”这一观点,主张从最根源的“音乐”本身着手,只有将音乐做好,这些配合推动音乐发展的手段才能物尽其用。

本次策划以“高山流水,琴韵花繁”为主题,在分析往届音乐节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具体做法有:一、发挥音乐节的娱乐性,提高全民参与度,为期两天一夜的音乐表演让观众真正享受音乐,使观众能够在表演进程中得到心灵的呼应。二、在演出类别的选择方面做出深入调整和优化,细分音乐节类型,以民谣为主,在节目分配方面确定合理的比例,走有鲜明主题和独特风格的特色音乐节路线,创造出具有特色优势的音乐节,吸引特定的目标受众。三、立足沭阳花木文化,与本地的风貌相融合,推行“文化产业 花木产业”模式。在项目策划方面,从音乐人邀请、节目设置、花卉舞台搭建到舞美灯光设计都与当地文化紧密融合,另外在舞台场地外分设花卉展区,让观众在享受音乐之余还能欣赏百花争艳的美景,增强观众对美的感受。四、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发挥“互联网 ”优势,线上线下结合,以百姓喜闻乐道的方式宣传,挖掘潜在消费者。五、合理设置票价,让中低收入者也能参与到音乐节中。六、完善场地设施,留有足够的空间供观众自由活动,在吃住行方面提供人性化服务,如提供经济可口的餐饮服务、开设专线大巴等。七、策划者和管理者要全面考虑与之相关的要素,科学合理规划,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保证协调与配合,以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

本次音乐节为沭阳首届南湖民谣音乐节,以沭阳特色花卉搭建舞台,别具特色,不仅能让观众视觉上得到满足,还能宣传沭阳的花木文化,提升沭阳“花木之乡”美誉度,有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形成品牌效应,进而吸引外地游客,以此推动沭阳旅游、住宿、餐饮及其相关产业发展。音乐节以民谣为主,避免落入综合性音乐节内容相似、演出阵容雷同的窠臼,提高音乐节辨识度,拓展民谣音乐传播渠道,促进全国各地民谣音乐交流,传播民谣文化,为民谣音乐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平台。除此之外,音乐节自身的文化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年轻人提供一种追求音乐的休闲娱乐方式。“花卉”与“民谣”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音乐节,更为沭阳音乐市场的发展开拓出一条广阔的道路,进而为沭阳文化等产业发展带来长期效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