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不同类型活性成分的分析文献综述

 2023-01-11 05:01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通过对河北安国、安徽亳州、南京三个不同产地的紫菀,及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时间的紫菀药材中酚酸类、环肽类及三萜皂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分析,考察不同地点,不同采收时间对药材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为紫菀药材的种植与应用及临床上安全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 研究的基本思路,

1.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紫菀相关信息。

2.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地点(河北安国、安徽亳州、南京)、同一地点不同采收时间的紫菀药材根中的化学成分变化。结合实验及各地实际状况,为紫菀的采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 不同产区的药材(河北安国8批,安徽亳州8批,南京自种1批)

2. 南京自种药材不同时间采收时间(2013年11月,12月,2014年1月,2月,3月5批),晒干,打粉,过40目筛。

3. 将紫菀药粉用40倍量50%甲醇超声提取45分钟,补液后离心,微孔滤膜过滤,即得样品溶液。

4. 检测方法:HPLC-DAD,AgilentEC-C18柱(150mm4.6mm,2.7m),流动相0.03%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0℃,进样量5L,检测波长210nm。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