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低脂奶油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其生物活性评价文献综述

 2023-02-08 09:02

一.研究背景奶油(cream),也称激凌、淇淋等,是一种淡黄色或者白色的脂肪性半固体的物质,是烹饪西式菜肴以及西点烘焙常用的一种原材料。

由于其绵密细腻的口感和香甜浓郁的味道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根据USDA(美国农业部)的统计,2016 年全球奶油消费总量达1,039.6万吨,2000 年至2016 奶油消费量复合增长率3.3%。

据立木信息咨询发布的《中国奶油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2018版)》显示:奶油广泛应用于烘焙、咖啡、糖果、甜点、乳饮料、酸奶、冰品和奶茶等产品。

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受到外国饮食文化的影响逐渐发生变化,蛋糕、面包等烘焙食品越发成为消费者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带动上游烘焙油脂行业发展,使烘焙油脂产量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国内淡奶油行业产量快速增长,奶油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从2012年的21.52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39.75万吨,表明了奶油产业在国内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般奶油的脂肪含量约为80%-82%,现代营养研究学表明,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引起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癌症、糖尿病等多种疾病[1];且传统的奶油在制作原料上大多使用动物油,含有较多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危害身体健康易导致冠心病等的发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冠心病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复杂性疾病,其中病因包括血脂代谢异常,主要为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降低等[2]。

奶油中动物脂肪的使用会增加动物的消耗量,加重环境承载负担,不利于环保,产品的制作成本较高。

市售西点常使用价格较低的氢化植物油代替动物奶油,而氢化植物油是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之一,反式脂肪酸具有增加血液粘稠度和凝聚力的作用,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这些都是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管壁增粗、管腔狭窄,并继发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甚至猝死的最根本原因;导致妇女罹患Ⅱ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增加,以及干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及造成学生学习障碍[3]。

HIPEs被定义为浓缩乳液体系,其中分散的液滴相的体积分数高于0.74,从而导致变形的分散液滴相紧密结合在一起,并被连续相的薄膜隔开[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