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生物碱标准检测方法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09 06:03

麦角生物碱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摘 要:麦角生物碱是一类由麦角菌属产生的真菌毒素,易引起人和动物麦角中毒,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麦角碱的结构和性质,系统介绍了与其相关的各种检测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关键词:麦角生物碱;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麦角生物碱(ergot alkaloilds,EA)简称麦角碱,是由麦角菌属(Claviceps)侵害黑麦、大麦、小麦、裸麦、燕麦以及多种禾本科植物而产生的生物碱毒素。目前已知的麦角碱有50多种[1],根据C-8取代基结构的不同可以将麦角碱分为四类:棒麦角生物碱、简单麦角酸衍生物、肽型麦角碱和酰胺类麦角生物碱。它们的基本化学结构都是四环麦角灵(ergoline),在N-6位甲基化,不同的麦角碱C-8被不同的基团取代,C-8,C-9 或C-9,C-10之间存在双键。由于C8位有不对称原子,所以麦角碱可以发生异构化(由8R转变成8S),形成差向异构体,如麦角克碱(ergocristine)和麦角异克碱(ergocristinine),麦角胺(ergotamine)和麦角胺宁(ergotamnine)等。麦角碱及其差向异构体之间的转换在水溶性酸、碱溶液中进行得很快,光照也会引发麦角碱的异构化和降解[2]

天然麦角碱广泛存在于作物、食品、牧草和饲料中,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麦角毒素主要作用于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症状为痉挛、共济失调、流产、泌乳抑制、坏疽等。目前麦角中毒在人类中发病的情况基本消除,但是动物的麦角中毒仍然是阻碍畜牧业发展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奶牛、马、绵羊、猪和雏鸡的染病几率更高[3]

由于麦角毒素的危害作用,及时监测并制定相关的限量标准已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但由于麦角生物碱种类繁多,并且各个生物碱的含量不同,而没有建立统一的限量标准(表2)[4]。德国[5和瑞士[6]规定总麦角碱在谷物和人们消耗品中的限量分别是 400~500mu;g/kg、100mu;g/kg。我国规定麦角碱在粮食作物的检测限量为0.01%[7]。欧盟规定麦角碱在黑麦中的检测限量为0.1%[8]

表2 部分国家和地区粮食谷物中麦角限量标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