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1 09:0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拟研究问题

透明质酸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透皮吸收效果不理想,利用脂质体作为其载体可以改善其传输效果。但是传统的脂质体制备方法常需用到有机溶剂或者一些昂贵试剂,为了使透明质酸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更加安全、便宜、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本课题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脂质体制备方法。

二、研究手段

本课题在已有实验方法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将透明质酸分散于蒸馏水中,形成透明质酸溶液,再加入磷脂水合过夜,超声得到合适粒径的脂质体。实验将考察透明质酸分子量大小、水合时间、透明质酸与磷脂的比例、超声方法以及超声功率等实验条件对透明质酸脂质体的影响,从而优化处方,得到粒径、PDI等符合要求的透明质酸脂质体。之后使用离体小鼠皮进行体外透皮实验,考察透明质酸脂质体在皮肤中的渗透和滞留作用。课题还将考察透明质酸脂质体的稳定性,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稳定性试验以及长期稳定性试验 对透明质酸的外观、粒径、PDI和含量等进行测定。

三、文献综述

透明质酸,又名玻璃酸,是一种独特的线性大分子酸性黏多糖,由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双糖单位反复交替连接而成,广泛分布于动物和人体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中,在眼玻璃体、脐带、皮肤、软骨和滑液中含量较高。透明质酸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有很强的吸湿性,不溶于有机溶剂,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透明质酸分子链呈膨胀的无规线团结构。这些透明质酸链在较低的浓度下也会彼此发生缠结,形成连续的三维网络结构。水分子通过氢键被固定在透明质酸分子形成的网络中,不易流失。研究表明,透明质酸能够吸附约为其本身重量1000倍的水分,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保水性最好的天然物质。 此外,透明质酸还具有良好的润滑性、黏弹性、成膜性、生物相容性以及营养作用、皮肤损伤的修复 和伤口愈合作用等。 透明质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在化妆品基质、临床治疗、诊断以及口腔领域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但是天然的HA存在半衰期较短,易降解和扩散,稳定性较差,水溶性过强等特点。 除此外,HA分子内或分子间的活性官能团在电解质中易发生作用,导致自身或相邻分子内链与链之间的交叉和重叠形成团状物质。在实际应用中,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透皮吸收效果不理想,利用脂质体作为其载体可以改善其传输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脂质体是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插入水中,疏水尾部伸向空气,搅动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囊,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 脂质体是一种药物新剂型, 由于具有靶向、缓释、可控、减毒、提高药物稳定性以及保护包封药物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 以脂质体作为载体的药物或其他功效成分易进入角质层,在表皮和真皮内形成药物储库,药物可持续发挥功效,现已成为皮肤病药物治疗和化妆品的研究热点。脂质体可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其机制主要有:①脂质体的类脂与角质层的脂质相互作用,增加皮肤脂质的流动性,从而促进药物的透过。②融合机制。脂质体磷脂与角质层脂质融合使角质层组成和结构改变,形成一种扁平的颗粒结构,通过脂质颗粒间隙,脂质体包封的药物便于进入皮肤,经由脂质交换、融合作用,维护皮肤生理功能。③脂质体可使角质层湿润,水合作用加强,使角质细胞间的结构改变。

目前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较多,常规的方法有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表面活性剂除去法、乙醇/乙醚注入法、以及pH梯度法等,其共同点在于均需将脂材首先分布于有机溶剂中,再分散于水相中。 由于制备过程中都用到了有机溶剂,所以容易引起有机溶剂的残留。此外,一般纳米脂质体的开发通常需要:1)制备方法复杂、涉及几个步骤,价格昂贵且难以大规模生产;2)使用有机溶剂或不安全、不便宜的组分,且有机溶剂容易残留不易除去; 3)有时为了修饰主要的成分需要进行复杂的化学合成,并经常使用有毒的试剂或溶剂。 所以为了避免传统脂质体制备方法的一些缺陷,使之更安全、便宜,操作方法更简单,更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本课题在传统的制备方法上加以改进,拟开发出一种新型脂质体制备方法。

已有文献报道, 新的聚合物固定的纳米囊泡可以通过容易重现且无有机溶剂的方法生产,并且评估了其作为药物递送至完整和损伤皮肤的载体的适用性。 这些囊泡,称为透明质酸脂质体(又称透明质体)。选择透明质酸钠是因为该聚合物是水溶性的,并且在pHgt; 3时,其酸链被广泛电离,形成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具有特定粘弹性的结构化网络。 脂质体被认为是用于不同活性化合物的皮肤递送的最佳系统,与脂质体相比,透明质体可以改善低生物可利用化合物的皮肤生物利用度和治疗功效。此外,用于制备透明质体的方法和技术可以丰富磷脂囊泡组装的知识,因为它使用了一步制备法,安全、便宜且容易再现,通过混合两种天然和高度生物相容性主要成分(磷脂和透明质酸钠)而得到。体外和体内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透明质酸钠分散体作为磷脂的水合介质,实现了囊泡结构的一系列小而实质的变化,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能。这可能是由于已经显示恢复性能的适量的透明质酸的协同效应和作为合适载体的磷脂囊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